屏遮那隧道貫通之後,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復駛指日可待。主線「奮起湖-神木」段預計年底將修復完工,《阿里山森鐵尋蹤》為了趕在通車之前展開最後的鐵道探查,於是來到二萬坪車站。(2015年六月)
【旅行Map】
對《阿里山森鐵尋蹤》來說,二萬坪車站並不陌生,在《之字型登山線逆行》與《消失的車站?尋訪屏遮那》篇章中,都是以二萬坪車站為探訪起點。離開嘉義市進入阿里山公路(省道台18線)來到85km處,然後左進叉路行約3公里,就能抵達二萬坪。
屏遮那隧道貫通之後,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復駛指日可待。主線「奮起湖-神木」段預計年底將修復完工,《阿里山森鐵尋蹤》為了趕在通車之前展開最後的鐵道探查,於是來到二萬坪車站。(2015年六月)
【旅行Map】
對《阿里山森鐵尋蹤》來說,二萬坪車站並不陌生,在《之字型登山線逆行》與《消失的車站?尋訪屏遮那》篇章中,都是以二萬坪車站為探訪起點。離開嘉義市進入阿里山公路(省道台18線)來到85km處,然後左進叉路行約3公里,就能抵達二萬坪。
幾年前,我曾經進入深山河谷尋訪南迴鐵道沿線,那是留下深刻回憶的秘境之旅(參閱遊記:南迴鐵道沿線秘境探訪1、2),如今又將舊地重遊,開車沿途探索。雖然冒險氛圍已經變淡,不過我們仍受到好奇心驅駛,再度尋訪久違的南迴鐵道沿線秘境。(2015年七月)
【旅行Map】
鄉道屏147-1與台1線屏鵝公路相接,入口位於屏東縣枋山鄉公所附近,道路依枋山溪河谷修築,沿台鐵南迴線往東邊深入山區,里程約14km之後,抵達終點中央號誌站。本次探訪之旅因為路程時間考量,我們最終就止步枋野車站。鄉道屏147-1依然是重返枋野的必經之路,沿途現況到底是如何呢?
「溪仔口」位於屏東縣滿州鄉溪仔口溪出海口,為一處海灣,南邊則緊鄰佳樂水山海瀑布。離開「山海瀑布之源」,屏東滿州鄉秘境尋訪之旅將繼續前往「溪仔口」。(2015年七月)
【溪仔口秘境風情】
山海瀑布位於屏東縣滿州鄉,是台灣罕見的臨海大瀑布,「高落水」即意指山海瀑布,後來才改名為「佳樂水」。從佳樂水入口沿海岸一路往北,就可抵達終點的山海瀑布,雖然這裡是墾丁的著名風景區,常有遊客流連,但「山海瀑布之源」卻罕有人跡,幾乎聞所未聞。
【登臨山海瀑布之源】
瀑布之源,就是瀑布的源頭。恆春半島東部海岸的秘境,如何登臨「山海瀑布之源」不禁令我們好奇而尋訪。(2015年七月)
不一定安排出遠門旅行才能找到秘境,若時常懷抱好奇探索的心情與發現驚喜的感動,也許,在我們的家鄉周遭就能發現美麗秘境。因此,我遇見了「林園汕尾海邊夕照」。
【遇見林園汕尾海邊夕照】
能遇見如油彩畫般的黃昏夕景,除了需要很好的運氣和時機,旅者更需要具備敏銳,以及一雙觀察到美麗的眼睛。雖然是在同一地點的風景,但每天都會不同、時刻都有變化。看藍幕被橘黃雲彩渲染的絢麗天空,還有海波粼粼,村庄與堤防的剪影,那是濃烈的印象派風格。能來到汕尾海邊純粹是偶然,更沒有預期會遇見如此美麗的夕景,令人驚艷。
無雲的藍天、廣闊的田地、海水的氣味,還有外埔漁港的海鮮-曾經到當地的特殊合金製造工廠參訪,是我以前對苗栗後龍的唯一印象,頂多再知道一下後龍西瓜。後來無意間發現「好望角」,趁能順道拜訪的機會,讓我對原本陌生的後龍展開了第一次的鄉土考察。(2015年六月)
【後龍好望角遇見大風車】
值得造訪的西部海岸美景-「好望角」位於苗栗縣後龍鎮海邊,座落在後龍溪與西湖溪出海口以南的一塊山丘台地上。雖然高度不高但視野遼闊,放眼望去,海灣夾在藍天、白雲與綠丘之間,而一座座的大風車就沿著海岸線綿延排列。登臨好望角,你如何能不讚嘆這幅如油畫彩繪的迷人風景呢。
去年的北方三島考察之旅,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參閱系列遊記:孤海中的北方三島-前進棉花嶼、登陸彭佳嶼、再見花瓶嶼),所以今年一得知「Billy Lo基隆旅遊粉絲團」將要開團登陸棉花嶼時,我毫不遲疑就馬上報名了。好酷!登陸棉花嶼!一趟即將重返北方三島的實現願望之行令人期盼。
【旅行Map】
海島本身自有特殊的生態、航海與經濟地位。北方三島位於琉球弧末端,在候鳥春秋兩季遷移線上,為台灣北部唯一的海鳥繁殖地,而周圍則是鯨類出沒海域,也是台灣北部的大漁場。古代的東亞通商航線則必經北方三島,中國前往琉球,或由福州前往東北亞,以及後來的葡萄牙、荷蘭水手駕駛帆船前往日本,都是走北方三島航線。花瓶嶼和彭佳嶼地形突出,為早期航海的重要天然航標,而日治時期的棉花嶼則曾經為磷礦開採區。
聽說屏科大有螢光菇,我就期待能親眼看到這種奇妙生物。五月中開始台灣進入梅雨季,持續大量降雨使北大武登山步道坍方而封山。攻頂北大武雖然泡湯,卻逢螢光菇的生長季節,搜尋螢光菇於是成為替代方案,我們組成搜索隊,來到北大武山腳下的屏科大,尋找傳說中的螢光菇。(2015年五月)
【屏科大後山尋寶發現螢光菇!】
屏科大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簡稱,位於屏東縣內埔鄉,東鄰北大武山,校園優美閒靜,宛如一座大自然公園,校區非常寬廣遼闊,師生都得騎車或開車交通,才能往來教室與系所。若以單一校區有效用地298.3公頃的角度來看,屏科大可是全台灣面積最大的學校。幸好,搜索隊中有屏科大校友同事,熟門熟路可當嚮導,否則真不知螢光菇從何尋起。
這是一段柴山探洞的故事,也是“探洞界的帥哥與卒仔”的故事。
【遇見柴山金瓜洞】
我的家鄉也有秘境,柴山探洞探不完,這次探險隊的目標選擇「金瓜洞」,洞中以有貌似金瓜的石灰岩構造而被命名之。「金瓜洞」屬於柴山龍泉寺登山步道系統,從登山口出發往中心亭方向,途中右轉叉路進入原始山徑再走一下,我們將先來到北峰極樂洞。
特約撰文:酪梨 校稿:黑雞
在近幾年台灣人瘋韓國旅遊的熱潮中,最常看到的遊記第一名是首爾,其次則是釜山,「群山市」相對而言,幾乎聞所未聞。我會知道這個地方,是看到韓國觀光公社FB粉絲團的一則貼文“前往群山展開時光之旅”。
【韓國全羅北道群山市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