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發明微積分(Calculus)?
曾與當老師的朋友聊到微積分發展的歷史,名氣較大的牛頓(Isaac Newton;西元1643~1727年)發明微積分一般較廣為人知,但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西元1646~1716年)對微積分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與貢獻。牛頓和萊布尼茲為微積分的共同發明者已被今日學界所認定,不過他們卻是分別發展自己的微積分理論系統,兩人甚至為了「誰發明微積分」而一狀告上英國皇家學會。
【萊布尼茲、牛頓】
是誰發明微積分(Calculus)?
曾與當老師的朋友聊到微積分發展的歷史,名氣較大的牛頓(Isaac Newton;西元1643~1727年)發明微積分一般較廣為人知,但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西元1646~1716年)對微積分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與貢獻。牛頓和萊布尼茲為微積分的共同發明者已被今日學界所認定,不過他們卻是分別發展自己的微積分理論系統,兩人甚至為了「誰發明微積分」而一狀告上英國皇家學會。
【萊布尼茲、牛頓】
不同於奮起湖或樟腦寮,水社寮車站彷彿被遺忘山中,充滿祥和、寧靜、純樸,與世無爭。此時雖為初冬季節,但卻是暖陽灑落,晴空下,翠綠環繞,我漫步森林鐵道,融入世外山村氛圍,令人流連忘返。(2013年十二月)
【山林鐵道聚落水社寮】
水社寮車站位於嘉義縣竹崎鄉仁壽村的水社寮聚落,距阿里山森鐵起點嘉義車站里程40.5km,海拔高度1186m,在交力坪車站和奮起湖車站之間。
平面印象→立體概念:螺旋登山鐵路
「獨立山螺旋」是阿里山森鐵非常有趣,也是值得研究的一段鐵路。離開樟腦寮車站,獨立山就矗立在河谷對面,通過樟腦寮鐵橋,鐵路便以螺旋環繞的方式攀上山頂。因為找不到相關資料,所以就自己繪製了一幅簡陋的獨立山螺旋3D示意圖,雖然精確程度不成比例,但也建構出獨立山螺旋的整體空間概念。
【獨立山螺旋3D示意圖】
因為阿里山森鐵「竹崎—奮起湖」路段尚未開通,其中沿線車站皆位於深山,所以預想應該都是杳無人煙之處,卻沒想到本以為是荒山野地的樟腦寮車站竟有遊客往來,當地甚至擺設攤販,賣起當地農產來了。
【樟腦寮車站並非杳無人跡之處】
阿里山森鐵尋蹤之旅來到交力坪車站。交力坪車站距嘉義車站里程34.9km,地處阿里山鐵路中點附近。小火車從竹崎車站出發開始登山,經過木履寮、樟腦寮、獨立山和梨園寮等車站之後,就會來到交力坪車站。
【旅行Map】
在阿里山小火車還沒復駛之前,由竹崎車站出發,往東走鄉道嘉120約3公里,再轉往縣道166行約18公里一直到瑞里風景區附近,就可以找到交力坪車站。沿公路向東行,海拔高度越來越高,在未抵達交力坪車站之前,會先經過一處叫做「一枝杉」的地方,是公路幹道與阿里山森鐵在登山之後首次的交會。
自從八八風災過後,阿里山森林鐵路遭到重創,多段地基嚴重流失,大型機具又無法上山,修復工程可說費盡了千辛萬苦。然而,再艱難的工程總會有完成的一天,歷經4年的搶修復建,「嘉義—竹崎」路段和阿里山上「神木線」、「沼平線」、「祝山線」支線已有小火車定期行駛。
現在「竹崎—奮起湖」路段也修復完工,更有小火車在往返試車,原本預計今年八月初開通,但因為沒有通過安全審查驗收,所以只好繼續延期。在小火車復駛之日仍未確定之時,若想要一窺阿里山森鐵的沿線風光,那只得另謀途徑了。
【旅行Map】
2013年十月5日
2013年十月5日是「霧台谷川大橋」通車啟用的日子,很好奇這座全台灣最高橋墩橋梁的真面目,於是在這一天前進霧台公路湊熱鬧,並拍攝霧台部落全景照片、回味神山愛玉冰,也順路探訪阿禮路段的狀況。
【鳥瞰霧台部落】
曾經屬於中油的一條鐵路
會寫這篇鄉土考察遊記,現在想起來純屬偶然,因為工作緣故,有時會來到嘉義煉製研究所,某次在世賢路上發現鐵路平交道遺跡,納悶此處怎麼會有鐵路?於是才意識到了「中油嘉義溶劑廠支線」的存在。這條中油支線在民國九十二年停駛廢線後改建成「嘉油鐵馬道」,成為嘉義市第一條專用自行車道。
【世賢路上的鐵路平交道遺跡】
(2012年九月19日)這次來到台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參加清水紫雲巖「第四十屆觀音盃圍棋賽」。觀音盃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大型業餘圍棋比賽,也是台灣唯一為期兩天、不收報名費且免費供吃住的業餘圍棋賽事,各方好手不論老少都會出席這個盛會。能夠參與觀音盃一直是我的夢想,因此報名了比賽。
【旅行Map】
清水紫雲巖是台中地區最大的觀音廟宇,座落於清水區鰲峰山,始建於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迄今有三百餘年之悠久歷史。於民國六十一年重建,廟庭極廣,殿宇恢宏,規模廣大,已看不出絲毫古貌,各地信徒虔誠拜訪,香火不斷。觀音盃圍棋賽就在紫雲巖對面的香客大樓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