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十月是最適合金門旅遊的時節,因此我們趕緊抓住十月的尾巴(2012.10.26~28計畫了一趟金門行。一直以來,軍事戰地風貌」總是金門給我的刻板印象,然而行前研究金門功課之後,才知道原來金門有三多:多鄉里宮廟,多洋樓古厝,多風獅爺」。此外,傳統閩南式聚落以及西式洋樓散布金門各處,古樸與多元風貌,架構了獨特在地金門特質。一剛一柔、允武允文,成為一幅代表金門的風情畫。

 

旅行Map

 


 

八二三戰役勝利記念碑

 

  黃海路與環島東路交叉口,可以看到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矗立在圓環。民國四十七年23日下午630分,中共突然對金門群島展開砲擊,至5日宣布停止砲擊一週,在持續的44天砲戰中,彈丸之地的大、小金門承受了將近450000發的落彈量,其間還創下一天內落彈高達58760發的紀錄。27日之後,雙方的砲戰雖繼續進行,但中共以所謂的「單打雙不打」,這項約定一直持續到民國六十八年1日,長達20年的八二三砲戰才終於休止。

 

八二三勝利紀念碑

 


 

三獅山海濱

 

  三獅山海濱位於金沙鎮西園村西端、田墩海堤北端,為一小半島的尖端。三獅山原非山也無山名,民國四十年代因其地理位置險要,國軍在此築水泥坑道,架設機關槍和砲陣地,並加高地平以擴充視野,使其高度達39公尺,故取名為「三獅山」。

 

三獅山海濱夕景

 

  三獅山海濱的夕陽美景令人印象深刻,近處沙灘上反登陸地刺工事橫列,養蚵石柱則群落立在淺灘水面上,與天際的黃昏斑駁,交織成深刻的海天印象。

 

反登陸地刺

 


 

小徑特約茶室展示館

 

  由於金門特殊的戰地時代背景,軍隊生活枯燥乏味,因而出現了「軍中樂園」、「特約茶室」的特殊場所,《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來到了位於金寧鄉伯玉路的小徑特約茶室展示館。特約茶室俗稱「八三一」,是軍中電話總機的線路代號,民國四十年設立,後因顧及社會觀感與風氣,於民國七十九年結束營業。

 

小徑特約茶室展示館

 

小徑特約茶室展示館

 

  在當時的時空背景,金門駐紮了十萬多的兵力。早期大部分軍人皆來自大陸,離鄉背井、舉目無親,在百無聊賴、思鄉心切的軍隊生活之下,又長久與當地居民相處,難免會衍生一些男女感情糾紛,於是便設立「特約茶室」,提供官兵宣洩生理需求並穩定軍心。展示館中有一門聯對子-「大丈夫效命沙場磨長槍,小女子獻身家國敞蓬門」,橫批「捨身報國」-幽默莞爾,卻也反映當代身處異鄉的時空環境與歷史背景。

 

語帶雙關的趣味對聯

 


 

翟山坑道

 

  金門戰地坑道鬼斧神工,其中以「翟山坑道」最為出名。翟山坑道位於金門島西南角、古崗湖東南方翟山腹裡,於民國五十五年由國軍開鑿完成。坑道主體為花崗岩,可分為坑道及水道兩部份,總長約357公尺,寬約11.5公尺,高約8公尺。

 

翟山坑道

 

  翟山坑道內經過打燈造景,氣勢恢宏,光線所刻劃的岩壁倒影反射在坑道內的水面上,造成空間錯亂感令人印象深刻。

 

令人空間錯亂的水下倒影

 

令人空間錯亂的水下倒影

 


 

擎天廳、明德公園

 

  太武山是金門第一高山,海拔約253公尺,多為堅硬的花崗岩石,擎天廳即位於太武山腹的軍事坑道內。民國五十一年底國軍動工開鑿,於次年竣工,費時不到一年,完成一長50公尺、寬18公尺、高11公尺,可容納千餘人的大廳。完工後,蔣中正先生為勉勵官兵弟兄「人定勝天」,故命名為「擎天廳」。擎天廳與其他坑道相連,戰時成為作戰中樞,後來則轉為官兵休閒娛樂場所。由於尚屬軍事管制區域,參觀擎天廳與明德公園得預約並參加導覽。

 

擎天廳

 

擎天廳

 

  明德公園原為翠谷村,亦為金防部、「翠谷水上餐廳」舊址,據說該處為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的第一發砲彈著彈點,民國七十二年規劃成明德公園,以紀念八二三砲戰陣亡的官兵將士。明德公園旁則有「胡伯玉將軍紀念館」,為胡璉將軍當年起居辦公之處。胡璉(西元1907~1977年),字伯玉,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民國三十八年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並於民國四十六年第二次回任,是國民政府統治大陸後期的著名將領。

 

胡伯玉將軍紀念館

 


 

北山古洋樓《古寧頭北山村巷戰紀念誌》

 

北山古洋樓

 

  這幢瓦漏牆圮的古洋樓,是古寧頭戰役最鮮活的見證之一。民國三十八年25日,古寧頭戰役爆發,翌日共軍潛入北山一帶,與國軍展開激烈巷戰,這幢頗具南洋風味的民宅便首當其衝,先是被共軍據為指揮部,後來更在猛烈砲火中被炸成斷垣殘壁,累累彈痕至今猶存,可想像當時戰況之慘烈。

 

斑駁古牆上彈痕累累

 

斑駁古牆上彈痕累累

 


 

北山播音牆、北山斷崖

 

  北山村往北邊海濱,可看到一有趣奇妙景象-一棟約三層樓高的巨大「喇叭音箱」兀自面海而望-原來這就是戰時用來向對岸心戰喊話的北山播音牆。除了北山,金沙鎮的馬山海濱也有設立一座。北山播音牆裝設有48顆大喇叭,聽說聲音可以傳送25公里之遠。

 

北山播音牆

 

  北山播音牆前即為北山斷崖,古寧頭戰役便以此地為最終決戰舞台。民國三十八年十月,國共雙方於北山斷崖血戰三晝夜,最後由國軍獲得勝利。古寧頭戰役影響後世深遠,不但成功阻擋共軍來勢洶洶的進犯態勢,而且奠定了日後海峽兩岸分治局面的基礎。遙想至此,不禁向保家衛國的英勇戰士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北山斷崖

 


 

金城民防坑道

 

  金城民防坑道在民國六十七年由「金門縣民眾自衛隊」出資,委請國軍協建,是金門坑道中唯一由民間建造的地下坑道系統,主要目的為連結金城範圍內之行政單位、金融機構等,以確保戰爭時金門的政經活動仍能有效運行,並做為民防自衛戰鬥使用。坑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全長約2560公尺,開放參觀的坑道則約1285公尺。坑道內通風良好、設施完善,且設計聲光效果,讓遊客能體驗空襲躲坑道的感覺,並體會民防戰鬥的精隨:「人人納入組織、個個皆能戰鬥」。

 

金城民防坑道

 


 

莒光樓

 

  坐落於金城鎮後埔南郊丘頂,民國四十二年秋天興建完成的莒光樓,是金門最具知名度的建築,由水泥和石塊混合建成的仿宮殿式樓體,共有三層,飛簷畫棟,格局剛正,氣勢開闊雄偉。金門歷次戰役事蹟均表彰於此,成為眾人景仰的國軍英雄館。

 

夜晚的莒光樓

 

  夜晚的莒光樓,另有一番特色之美,黑夜下,五彩繽紛的造景燈光投射在莒光樓,搭配聲光特效,形成最佳的燈光秀表演舞台。頂樓另設有望遠鏡,可登臨眺望遠方對岸的廈門夜景。

 

眺望遠方廈門夜景

 


 

建功嶼

 

  水頭聚落、夏墅風獅爺附近的海濱,與正逢漲潮時間的建功嶼隔海相望,無法想像在退潮時分,原本海水圍繞的小島,將會浮現一條海底走道可以直抵建功嶼。潮水的落差,造成了這處舉世少見的軍事設施,可惜《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未能在退潮時探訪,只能在海濱遠望小嶼風情。

 

漲潮時的建功嶼

 

  建功嶼是面積約500平方公尺的小島,位於金城鎮南門浯江溪出海口,原名「珠嶼」。因位居金烈水道隘口,民國三十八年國軍在此建立W038據點,並於民國四十九年改名為「建功嶼」,成為國防軍事的前哨戰。民國八十六年駐軍撤守,民國九十一年經縣政府規劃、整建,成為金門的觀光景點。 

 

撰文:BMC 校稿:黑雞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2:美食精選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3:聚落與洋樓風華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4:風獅爺誌(一)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4:風獅爺誌(二)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4:風獅爺誌(三)

發現風獅爺-金門記行5:古蹟金門史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衡 的頭像
    阿衡

    阿衡的探秘地圖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