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秘境探索研究社成立二週年,籌辦社慶「楠西獵鷹尖一線天」,因本行程由創社團員拉拉所發起選定故以「拉拉日」之名義開團。坊間多有稱台南三大自然奇景而「楠西獵鷹尖一線天」即為其一,因此獲得拉拉之青睞並浩蕩舉眾前往一探究竟。(2017年十月)
【楠西獵鷹尖】
楠西獵鷹尖位於台南市楠西區梅嶺風景區附近,為一聳立山巔之上的巨岩,因外觀形似獵鷹伏尖而棲得名,中央有一道狹窄深邃的巨大裂縫「一線天」,宛如擎天當頭劈開把獵鷹尖巨岩一分為二,鬼斧神工的自然奇景令人歎為觀止。
適逢秘境探索研究社成立二週年,籌辦社慶「楠西獵鷹尖一線天」,因本行程由創社團員拉拉所發起選定故以「拉拉日」之名義開團。坊間多有稱台南三大自然奇景而「楠西獵鷹尖一線天」即為其一,因此獲得拉拉之青睞並浩蕩舉眾前往一探究竟。(2017年十月)
【楠西獵鷹尖】
楠西獵鷹尖位於台南市楠西區梅嶺風景區附近,為一聳立山巔之上的巨岩,因外觀形似獵鷹伏尖而棲得名,中央有一道狹窄深邃的巨大裂縫「一線天」,宛如擎天當頭劈開把獵鷹尖巨岩一分為二,鬼斧神工的自然奇景令人歎為觀止。
特約撰文:艾瑞克 編輯:BMC
尋訪由大自然所雕鑿的深幽俊峭,我不禁讚嘆大自然偉大的力量。失魂峽谷,彷彿被遺落在與世隔絕的原鄉部落,而原住民鄉野傳說「失魂」的由來,更讓這次探秘旅程增添了幾分情趣。(2017年五月)
【初探失魂峽谷】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又逢農曆新年更不免好吃懶做,為了身體健康於是再次加碼開團走春探秘「南化大地谷」。雖然強度不比去年的旗靈縱走過年減肥團,但南化大地谷風景壯麗的峽谷傳說令人嚮往,帶著新春喜氣的我們期盼能不虛此行。(2017年一月)
【南化大地谷探秘走春團】
然而,想要一探南化大地谷的秘境之美,最大的阻礙就是南化水庫的「水位」。若水位太高,不僅無法進入水庫徒步前往,甚至南化大地谷可能也會被淹沒,所以每年枯水期為探秘限定期。上經濟部水利署網站查詢南化水庫即時水位,據說當大壩水位降到170公尺時才適合前往,但直到出發前一天的水位仍在172.5公尺左右,落差尷尬。到底南化大地谷探秘走春團能否順利成行?只有實地探查方知分曉。
這廟也太妙!那是發現「田寮石頭廟」時一定會發出的驚嘆。座落在高雄市田寮區的偏僻田野之中,或許「田寮石頭廟」的知名度不如田寮月世界,卻是當地始終香火鼎盛的一座廟宇,建築以石頭奇特堆砌,建廟緣由背後更流傳了一段感人的報恩故事。
【田寮石頭廟】
探索民俗特殊的地方廟宇,在《我的家鄉也有秘境》系列中早有先例(參閱遊記:紅毛港保安堂拜日本軍艦),除了山水美景,在地文化的特殊性,或可成為構成秘境的元素之一,而探索「田寮石頭廟」絕對能讓旅者發現連連驚喜。
去年尋訪了久違的南迴鐵道沿線秘境,雖然那次旅程最後止於枋野車站,然而,重返枋野之路依然靜靜躺在南迴深山之中,等待好奇旅者繼續前來探索……如今,我們重返枋野,除了補完上次沒能尋覓的落山風和中央號誌站,也要進行嶄新的探索任務-單挑枋山溪神祕地表。(2016年五月)
【單挑枋山溪神祕地表GPS路線地圖】
第二趟重返枋野之路的靈感,來自Discovery頻道系列節目《單挑神秘地表(Into the Unknown)》,主持人為英國探險家Ed Stafford,利用Google Map Earth尋找人造衛星所拍攝的未知地表照片,接著獨自前往該地探查地球上的最新謎團。受到以衛星空照圖發現地球上神秘地方前往探索的啟發,我也開始搜尋台灣的Google Map,然後還真給我找到一個神秘地表,那就是如下圖枋山溪谷中的兩條平行線!
「溪仔口」位於屏東縣滿州鄉溪仔口溪出海口,為一處海灣,南邊則緊鄰佳樂水山海瀑布。離開「山海瀑布之源」,屏東滿州鄉秘境尋訪之旅將繼續前往「溪仔口」。(2015年七月)
【溪仔口秘境風情】
山海瀑布位於屏東縣滿州鄉,是台灣罕見的臨海大瀑布,「高落水」即意指山海瀑布,後來才改名為「佳樂水」。從佳樂水入口沿海岸一路往北,就可抵達終點的山海瀑布,雖然這裡是墾丁的著名風景區,常有遊客流連,但「山海瀑布之源」卻罕有人跡,幾乎聞所未聞。
【登臨山海瀑布之源】
瀑布之源,就是瀑布的源頭。恆春半島東部海岸的秘境,如何登臨「山海瀑布之源」不禁令我們好奇而尋訪。(2015年七月)
不一定安排出遠門旅行才能找到秘境,若時常懷抱好奇探索的心情與發現驚喜的感動,也許,在我們的家鄉周遭就能發現美麗秘境。因此,我遇見了「林園汕尾海邊夕照」。
【遇見林園汕尾海邊夕照】
能遇見如油彩畫般的黃昏夕景,除了需要很好的運氣和時機,旅者更需要具備敏銳,以及一雙觀察到美麗的眼睛。雖然是在同一地點的風景,但每天都會不同、時刻都有變化。看藍幕被橘黃雲彩渲染的絢麗天空,還有海波粼粼,村庄與堤防的剪影,那是濃烈的印象派風格。能來到汕尾海邊純粹是偶然,更沒有預期會遇見如此美麗的夕景,令人驚艷。
聽說屏科大有螢光菇,我就期待能親眼看到這種奇妙生物。五月中開始台灣進入梅雨季,持續大量降雨使北大武登山步道坍方而封山。攻頂北大武雖然泡湯,卻逢螢光菇的生長季節,搜尋螢光菇於是成為替代方案,我們組成搜索隊,來到北大武山腳下的屏科大,尋找傳說中的螢光菇。(2015年五月)
【屏科大後山尋寶發現螢光菇!】
屏科大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簡稱,位於屏東縣內埔鄉,東鄰北大武山,校園優美閒靜,宛如一座大自然公園,校區非常寬廣遼闊,師生都得騎車或開車交通,才能往來教室與系所。若以單一校區有效用地298.3公頃的角度來看,屏科大可是全台灣面積最大的學校。幸好,搜索隊中有屏科大校友同事,熟門熟路可當嚮導,否則真不知螢光菇從何尋起。
山脈延綿可見稜線。「稜線」由山脈最高點串連而成,畫出一道山脊線,而沿稜線往來山頭的登山法可稱為「縱走」。茂林「真我山-網子山」稜線來回,一口氣登上兩座山頭,是我第一次的縱走體驗。(2015年二月)
【縱走終點,網子山三角點合影】
由南往北依序為「南真我山-真我山-網子山-鳴海山」,是高雄市茂林區與六龜區分界上的一條稜線,也是日治時期「六龜警備道」的路線。這次的縱走計畫,我們以登頂真我山為第一目標,然後再繼續北行網子山,最後視情況決定是否前往鳴海山。
「浸水營古道」是繼阿朗壹古道(參閱:挑戰阿朗壹古道遇到天氣極端……)的下一個目標。雖然嚮往攻頂百岳的探險旅程,但畢竟還沒有攀登大山的經驗,更不知道自己長途跋涉的程度如何?所以浸水營古道被我視為是挑戰大山的第一步,除了秤秤自己的斤兩能耐在哪裡,也要開始體會熟悉跋涉荒山野嶺的大自然氛圍。
【旅行Map】
浸水營古道在清朝時期稱「三條崙卑南道」,為台灣所有橫越中央山脈的古道中越嶺點最低者,稜線坡度和緩,幾乎連成一直線,成為使用率最高、使用時間最長的古道。浸水營古道屬全國步道系統五級之二,難度較低,因此吸引大批輕裝或無經驗的遊客進入,正好適合我這個「菜鳥」來練經驗值。(2014年十一月)
說起高雄市美濃區,常常會聯想起客家文化(還是徐生明?),而「美濃粄條」則是著名的客家美食。米磨成米漿、盛入平底鍋皿、再置蒸籠蒸熟,作成如潔白毛巾般的「面帕粄」,最後切細長條即是粄條。粄條幾乎已成為美濃的鄉土意象,然而美濃粄條的美味從何而來?除了傳統技術傳承,我想米的品質優良亦為關鍵。
【美濃龍肚平原】
美濃地處「龍肚平原」,為荖濃溪與美濃溪「雙溪」經年累月沖積之河谷平原,正是這片土地耕耘出「美濃米」造就了美濃粄條、甚至滋養了美濃的客家文化。有一處可以俯瞰整個龍肚平原的地方,能以居高臨下之姿欣賞這片孕育美濃的土地,視角特別,因此入選為我的家鄉秘境。
「阿朗壹古道」可說是台灣海岸的最後淨土,是少數未開發環島公路的海岸線。省道台26線原本計畫環繞恆春半島海岸,完成台灣濱海公路系統,但因為阿朗壹古道這段空白,使太平洋海濱的台26線至今仍未完全開通。「旭海-港仔」之間的一段台26線孤兒,讓我開始注意到阿朗壹古道的存在。
【旅行Map】
阿朗壹古道位於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安朔)至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屬於清代「琅嶠-卑南古道」的一部分,為一濱臨太平洋海岸、南北縱向的古道路線,清光緒三年(西元1877年)此段便已完成開通,從八瑤灣沿海岸往北到安朔溪,成為恆春通往台東的重要道路。台東安朔舊名「阿朗壹」,因此被引用稱「阿朗壹古道」而沿用至今。
雖然有遇見驚喜的秘境氛圍,但「中寮山」對單車及攝影愛好者來說可是熱門景點。從中寮山往北方看去,一望無際的風景在眼前展開,視野極佳,尤其穿梭綠林與惡地交替的沿路幽境更讓單車族趨之若騖,使通往中寮山的環山道路成為熱門的單車路線。
【中寮山風景】
日晏天晴之時,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從大崗山腳下浮現,由遠而近、縱貫綠色丘陵並穿越「月世界」泥岩惡地,然後潛入下方的中寮隧道。當夕照低垂、夜幕降臨,遠空有都市霓虹漾起橘霧,成為黑暗剪影的迷濛布幔,若以曝光手法拍攝夜景,一片漆黑中燈火稀疏,而高速公路上車燈流洩的拖曳曲線,彷彿成為一道穿越夜空的流星,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簡約之美,讓中寮山成為熱門的攝影景點。
說起台南後壁,目前我只去過三個地方,一是闔家出遊烏樹林糖廠坐五分小火車,二是曾與女孩相約後壁木造火車站,第三就是探訪菁寮老街。西元2005年,電影「無米樂」紀錄了台南後壁的稻田印象與台灣稻農的生活故事,菁寮老街也因此逐漸廣為人知。
【旅行Map1】
離開後壁車站,往西走上鄉道南82行約3公里就能抵達菁寮村。鄉道南82筆直寬闊,沿途稻田遍布,秧苗剛插下不久卻長得很快,稻株鋪滿水田整齊排列,放眼望去滿是一片綠油油,成為後壁的春天印象。後壁區,台南市最北邊的兩個行政區之一(另一為白河區),北有八掌溪由東北向西方傾瀉,與急水溪南北包夾,形成一狹長的沖積平原,其中又有嘉南大圳穿流,灌溉水源豐富,水稻遍植,種植面積達3500公頃居全國之冠,是嘉南平原的大穀倉。
除了山水美景,在地文化的特殊性,或可成為構成秘境的元素之一。獨特的民情風俗,不僅顛覆家鄉的平凡觀感,更會驚訝我的家鄉竟然存在這樣有趣的地方。不同平常的認知,稀奇體驗的探索也能讓旅者發現驚喜,同樣表現了掀開秘境面紗時的瞬間感動。對我而言,「紅毛港保安堂」簡直就是那種在家鄉發現特殊民俗文化的極致。
【紅毛港保安堂】
大陸先民渡海來台開墾以來,每開發聚落必先建寺廟安奉神祇,台灣於是宗教昌隆,所以各地都有充滿歷史意義與文化特色的寺廟。寺廟的功能偏重在宗教信仰,給移民一種安定心理的鄉土力量,所以寺廟為台灣民俗的社會中心,因此,探索寺廟可以了解當地發展的來龍去脈。
很喜歡陽光灑下的線條,比如〈莒光東犬燈塔的晨光〉,雖是寒冷冬季,但耶穌光灑落海面、照耀粼粼波光的景象不僅使人心懷暖意,更傳播了一種神聖純潔的祝福,造成強烈的秘境感覺。然而,想要看到「陽光灑落的線條」有其環境條件限制,強烈光源要從上方的遮蔽間隙穿透下來,然後照射下方暗處的對照物體,才能拍攝到明顯的光線條並形成「傳播純潔」意象,神聖秘境的感動於是由此而發。某天正值艷陽晴朗之時,我來到「大崗山一線天」,才知道在我的家鄉也有秘境,可以遇見看到陽光純潔傳播的感動線條灑落。
【遇見大崗山一線天】
大崗山風景區位於高雄市田寮區、阿蓮區與岡山區的交界之處,是一座隆起於平原上覆舟似的台狀小方山。民國七十年代以前,大崗山為軍事管制區,山上設空軍雷達站和飛彈營,山下也有陸軍裝甲旅,禁止民眾進入。後來政府解嚴,軍事管制區面積大為縮小,才得以揭開大崗山地區的神秘面紗。今日的大崗山已成為假日登山休閒之處,常見在地人與遊客絡繹不絕。
曾經屬於中油的一條鐵路
會寫這篇鄉土考察遊記,現在想起來純屬偶然,因為工作緣故,有時會來到嘉義煉製研究所,某次在世賢路上發現鐵路平交道遺跡,納悶此處怎麼會有鐵路?於是才意識到了「中油嘉義溶劑廠支線」的存在。這條中油支線在民國九十二年停駛廢線後改建成「嘉油鐵馬道」,成為嘉義市第一條專用自行車道。
【世賢路上的鐵路平交道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