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與大陸僅一條台灣海峽之隔,從隋朝到宋代的六百年間(西元581~1278年),統治大陸的漢民族卻對台灣興趣缺缺,幾乎沒有任何關於台灣的歷史文獻,直到元朝,蒙古人展現了對海外征伐的野心,才逐漸開始有近海島嶼的記載。自明代開始,隨著時代演變,離大陸近在咫尺的台灣卻沒有統一且固定的名稱。西元1545年,葡萄牙人駛船經過台灣,遙望島上林木蔥鬱、山勢雄偉,不禁讚嘆:「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從此以後,西方的航海圖上就多了「福爾摩沙」這個地名。
進入十七世紀,荷蘭的海洋盛世興起,為了擴展商業與開發貿易,荷蘭人開始積極打造船隻、航向遠洋。西元1624年,荷蘭人登陸台南安平,開啟了荷蘭據台時期。然而,最早登台的並非荷蘭人,明朝天啟元年(西元1621年),一個夏秋交替的季節,台灣近海陸續駛來了十三艘小船,二十六位冒著生命危險、疲憊不堪的中國人,終於在笨港溪(北港溪)出海口登陸。現今,矗立在北港圓環的「顏思齊先生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就是為了紀念顏思齊率眾登台的這段歷史,而台灣的近代開拓史,也在那一年正式展開。
【顏思齊先生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
北港鎮位於雲林縣西南,隔北港溪與嘉義縣相望,為古代「笨港」的所在地。因為沿海逐年泥沙淤積,現今的北港鎮距離台灣西部海岸線至少十五公里,然而當時的北港卻是台灣島上第一大漁港。笨港地名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當時荷蘭人繪製台灣地圖,均以「Ponkan」稱之,「Ponkan」應該是當地的平埔族語,閩粵移民則以其語音直譯為笨港。
【西元1625年荷蘭人所繪製的台灣全島圖】
【西元1724年,由荷蘭人Johannes Vingboons所繪製的古代台灣地圖】
顏思齊出生福建漳州,少年時受到宦官欺凌而揮拳打死其僕,之後逃往日本做起商人生意。因為不滿日人欺壓華僑,便密謀推翻日本幕府,不料事跡洩漏,這二十六個結拜兄弟只好匆忙逃逸,從平戶(長崎北方的小島)駕船出海,最後在台灣笨港登陸。這批人以顏思齊為領袖,在海邊紮營設寨,並招募舊里新民,逐漸聚眾三千多人,開墾屯田、捕魚經商,在笨港為漢人打下了基礎,這就是台灣開拓史上的第一篇章。
媽祖為中國沿海居民的主要信仰之一,不只是民俗信仰,更是移民社會與海洋文化的象徵。現今,恭奉媽祖的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萬人景仰,也許可以代表台灣人對於祖先移民的一種緬懷與崇敬。先民們不畏艱難,渡海來台開創基業,為後世奠定了繁華盛景。
【北港朝天宮】
探究台灣的近代開拓史,以陸權主義為思想中心的明、清二朝,其實對台灣並不友善。鄭和下西洋後,明廷的海洋政策轉變成「寸板不得下海」,這種不合時宜的海禁政策,結果只有將沿海數以百萬計、依海維生的人民逼上梁山。許多在閩粵沿海喪失漁業權、生活不下去的人民,為了維生,他們只能接受顏思齊的號召,冒險偷渡來台灣發展。顏思齊以及其後的鄭芝龍,能在笨港紮下根基,甚至建立東南海上大業,明廷的海禁政策「功不可沒」。
清廷對於台灣更是懷有一份難解情節。其一,台灣是明鄭的根據地,反清復明的意識最為強烈。其二,台灣曾經被荷蘭人、西班牙人統治,民俗習慣中摻雜了西方色彩,海權與陸權的觀念造成不小的矛盾與衝突。其三,台灣島上的人民有一半是原住民,不論原住民或漢人,在清廷眼中都是「難治」之民。在上述的環境背景下,清廷把台灣當成「特區」,嚴加管束。
清廷治台初期,雖然准許男丁渡海移民,卻不准攜帶家眷,婦女更不能入台,導致台灣人口結構嚴重失衡,婦女奇缺。清廷據此約束民眾紮根台灣,讓台灣無法集結強大力量,造成反動的根源。十八世紀,被稱為「羅漢腳」、大批不務正業的遊民充斥在台灣社會的底層,壯丁無法娶妻生子、落家成籍,又無法再回故鄉。「羅漢腳」文化代表了飄泊無根的浮萍,台灣的土地是鬆動的,人心也是浮動的,好勇鬥狠、抗爭在所不惜。
或許,抗爭是台灣存在的本質,這基本上造就了台灣的近代開拓史。顏思齊為了對抗明朝和日本而來台創業、大陸沿海人民為了對抗海禁政策而渡台謀生、清朝為了對抗無法掌握的化外之地而嚴治台灣……天生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讓台灣始終被特殊眼光來看待,卻也讓被譽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台灣塑造出獨特的文化與風格。
【Formosa】
移民謀生、文化矛盾與國際衝突,註定要成為台灣開拓史上的聚光燈焦點,但是抗爭的本質不能被否認,因為這代表台灣人在時代洪流中所留下的汗水與足跡。準備邁步向前的台灣,必須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撰文:BMC 校稿:黑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