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讓清廷發覺到台灣的重要性,於是派欽差大臣沈葆楨治理台灣。沈葆楨積極建設公共設施、加強軍防工事,修築安平「億載金城」與恆春城牆,又闢建東部交通、開山撫番。此外,設招墾局鼓勵移民入台,並擴編行政轄區,立台北府、卑南廳,從此台灣劃下了開拓史上的新頁,卻也步入多事之秋。

 

  十九世紀後半葉,列強覬覦殖民清朝與其藩屬國,清朝的國際情勢越來越險峻,不僅日本併琉球、犯台灣、圖朝鮮,更有俄國佔據伊黎、英國窺伺西藏和雲南、法國侵略越南,外患頻仍,讓清朝陷入四面楚歌。牡丹社事件後約十年,法國決心併吞越南,清法戰爭爆發,台海遂正式淪為戰場。西元1884年,法軍挾在福州獲勝的餘威攻打台灣,佔領雞籠(基隆),並準備強行登陸滬尾(淡水),清軍奮勇抵抗,兩邊皆傷亡慘重,最後法軍不敵,終於敗退,雙方形成海陸對峙,僵持不下。

 

西元1884年,法軍所繪製的淡水戰場地圖

【西元1884年,法軍所繪製的淡水戰場地圖】

 

  滬尾沙灘上的這場血戰是清朝能保住台灣的關鍵,不但成功遏止法軍乘勝追擊的進犯態勢,更逆轉原本的法軍優勢,讓台海戰局導入長期消耗戰,拖垮法軍戰力。清法戰爭期間,法軍精銳始終未如願攻下滬尾,在積弱的晚清年代,台灣滬尾之戰的勝利讓全國民心振奮,成為令台灣人自豪的一頁歷史。

 

北門鎖鑰

【北門鎖鑰】

 

  滬尾戰役後,劉銘傳重新修築滬尾砲台以捍衛淡水港,遺址現今,劉銘傳親筆所提城門上的「北門鎖鑰」仍保存良好,園區內草木翠綠、幽靜整潔,登上城牆,淡水河出海口風光盡收眼底,當年先人對抗外侮的浴血抗戰已成追憶。

 

滬尾砲台公園

【滬尾砲台公園】

 

  西元1885年,強敵環伺的台灣終於建省,清法戰爭中保台有功的劉銘傳成為首任台灣巡撫。「以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劉銘傳在任內六年之中,築鐵路、設郵局、架電燈、丈田賦,大刀闊斧推展各項現代化建設,帶領台灣邁向新紀元,使台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進步的一省。

 

台灣現代化之父劉銘傳

【台灣現代化之父劉銘傳】

 

  劉銘傳之所以努力建設台灣,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對抗日本侵略台灣的野心。富有遠見的改革規劃與實行,除了讓劉銘傳名留台灣近代史,也顯示了台灣在東亞地理戰略的重要性。孤兒般的台灣必須自己站起來,「禦侮首在自強,壤外必先靖內」,才是抵抗列強侵略的最可靠方式。然而,守舊封建、眼光短淺的清廷再次讓台灣失望,劉銘傳在北京中央的壓力下辭去巡撫職位,接任的邵友濂幾乎把劉銘傳的建設事業全部廢除,台灣現代化的努力因此曇花一現。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日本人終於如願以償。西元1895年四月馬關條約簽訂,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亞細亞的孤兒」再度投入外國異族的懷抱。台灣到底何去何從?在始終缺乏歸屬感的情感背景之下,所謂國族淪亡的悲哀,卻使得台灣人陷入迷思。僅僅相隔一條海峽,積弱腐敗的對岸大陸是台灣的借鏡。「台灣不該步上後塵」,似乎慢慢開始在台灣人的心底醞釀。

 

撰文:BMC 校稿:黑雞

 

發現台灣/北港‧台灣開拓史上的第一篇章

發現台灣/安平‧落地生根在台灣

發現台灣/石門‧台灣不再被遺忘

發現台灣/霧社‧風中飄落的台灣山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衡 的頭像
    阿衡

    阿衡的探秘地圖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