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683年,鄭成功之孫鄭克塽投降,結束明鄭王國二十二年的經營,台灣回歸中國統治,清廷卻對懷有難解情結的台灣高唱「棄台論」,統領清朝盛世的明君、康熙皇帝甚至也認為:「海賊乃疥癬之疾,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但在征台有功的施琅堅持下,明鄭滅亡次年,清廷才正式將台灣納入版圖。然而,清朝的台灣統治是消極的,為了壓抑反動勢力復甦,不僅對渡台移民多所限制,又未重視建設地方,處處充滿不信任感。沒了歸屬感的台灣,依舊在海上無根飄泊。

 

  台灣島為一富饒之地,自荷蘭統治時期,便以稻米、砂糖、鹿皮為出口大宗,其後又以盛產茶、糖、珊瑚聞名,而樟腦的產量更曾經是世界第一。除了物產豐富,台灣位居東亞海上航道交通的樞紐,戰略地理位置優越。以上兩點,讓台灣自十七世紀開始便成為海上強權覬覦的目標,但中國歷代統治者幾乎皆為陸權主義,對海洋缺乏興趣、了解不深,反而以為台灣地處偏遠,乃蠻夷荒地,可有可無,台灣始終是被大陸忽視的一塊土地,直到兩百年後……

 

西元1870年,由美國人Le Gendre所繪製的《Formosa Island and The Pescadores》局部

【西元1870年,由美國人Le Gendre所繪製的《Formosa Island and The Pescadores》局部】

 

  西元1871年冬天,一群琉球人乘船在海上遭到暴風襲擊,漂流到台灣八瑤灣(九棚灣)擱淺,登岸求助的琉球船員卻誤闖牡丹社,其中五十四人遭排灣族原住民殺害,僅十二人幸免於難。雖然當時的琉球是清朝的藩屬國,但同時也向日本朝貢,「牡丹社事件」給覬覦台灣已久、以琉球宗主國自居的日本一個起事的藉口。

 

九棚灣

【九棚灣】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明治維新使日本邁入世界強國之林,積極擴張版圖的野心,讓台灣成為日本「亞洲南進政策」的必爭基地。西元1874年五月,日本派遣艦隊登陸社寮(車城鄉射寮村),逆四重溪而上的日軍在石門(牡丹鄉石門村)與牡丹社原住民發生激戰,結果日軍攻陷石門,燒毀部落,迫降原住民族,史稱「牡丹社事件」。現在的古戰場已嗅不到戰爭的煙硝味,只留下滿山的翠綠與寧靜供後人緬懷,當地虱母山和五重溪山相峙,絕壁陡峭間形成隘口,儼如門戶,石門因而得名。

 

石門隘口:石門古戰場

【石門隘口:石門古戰場】

 

  「蕞爾日本略效西人毛皮,亦敢睥睨上國。」讓清廷大為震撼,日本「蕞爾小國」竟敢出兵台灣,堂堂向大清帝國的權威挑戰。一向以世界中心自居的「上國」,雙眼早就被安逸與高傲所矇蔽,無法看清世界潮流的變化,列強飛速進步,中國卻依然原地踏步而不自知,直到日本無視清朝的主權進入台灣。「牡丹社事件」顯示清廷對台灣與海洋的不重視,更隱約能發現清朝國力日漸衰微的事實,埋下被列強瓜分的悲慘伏筆。

 

  在「牡丹社事件」中,夾在清朝與日本之間的台灣似乎只是配角,但世界局勢已經逐漸變得波濤洶湧,誰都不能置身事外。台灣就像一艘駛向颶風的無助小船,卻也讓台灣人產生了自覺與認同,開始綁緊桅杆,揚起船帆,準備乘風破浪,奮力一搏。

 

西元1879年,李蓮琨繪製的《臺灣前後山全圖》局部

【西元1879年,李蓮琨繪製的《臺灣前後山全圖》局部

 

  這場發生在石門的戰役,讓日本人首度興兵踏上台灣的土地,徹底顛覆清朝的大中華中心思想。清廷終於意識到世界邁入海洋時代,除了必須加強海防,更體會了台灣在戰略地位上的重要性。一改先前的消極態度,清廷派欽差大臣沈葆楨赴台就任,開山撫番、增設府縣,開始積極建設台灣,並於西元1875年二月正式全部開放,吸引更多閩粵人民入台開墾。台灣,這座獨自飄流在海上的孤島,終於不再被遺忘。

 

撰文:BMC 校稿:黑雞

 

發現台灣/北港‧台灣開拓史上的第一篇章

發現台灣/安平‧落地生根在台灣

發現台灣/淡水‧邁向台灣新紀元

發現台灣/霧社‧風中飄落的台灣山櫻

 

 

 

 

arrow
arrow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