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各式各樣的食材覆蓋在飯上以碗公盛裝,蓋飯是一種在日本通稱為「丼物」的大眾料理,因丼料不同而各有名稱,而親子丼(おやこどんぶり)則是以「親子關係」的意象被命名,雞肉和雞蛋的黃金搭配,親子丼總是讓愛吃蛋的我眼睛發亮、口水直吞。
【ひさご親子丼】
悠遊日本古都京城清水寺一整天,正想著要去哪裡吃晚餐,隨手上網查到附近有一家以親子丼為招牌的餐廳,我們決定前去一探虛實,這家在京都清水寺周邊的人氣餐廳「ひさご」。(2016年三月)
使用各式各樣的食材覆蓋在飯上以碗公盛裝,蓋飯是一種在日本通稱為「丼物」的大眾料理,因丼料不同而各有名稱,而親子丼(おやこどんぶり)則是以「親子關係」的意象被命名,雞肉和雞蛋的黃金搭配,親子丼總是讓愛吃蛋的我眼睛發亮、口水直吞。
【ひさご親子丼】
悠遊日本古都京城清水寺一整天,正想著要去哪裡吃晚餐,隨手上網查到附近有一家以親子丼為招牌的餐廳,我們決定前去一探虛實,這家在京都清水寺周邊的人氣餐廳「ひさご」。(2016年三月)
蛋包飯是日本最受歡迎的代表性「洋食」之一,至於起源為何?其中較被公認的一種說法是發源在西元1925年大阪心齋橋「北極星」本店的前身,或許是全日本第一家蛋包飯餐館,也是日本蛋包飯的創始店。(2016年四月)
【北極星蛋包飯】
日式蛋包飯(オムライス)的傳統做法,將雞蛋汁打勻倒入平底鍋煎成薄薄的蛋皮,放入番茄醬雞肉炒飯,在用蛋皮把炒飯包起來然後盛盤,最後淋上番茄醬。金黃色的歐姆蛋搭配紅色的番茄醬汁,外觀不僅討喜,而且雞蛋和炒飯口味非常親民,基本上這樣的組合很少有不好吃的。
草嶺古道連接新北貢寮和宜蘭大里,屬於淡蘭古道的一部分,全線修築步道、起伏緩和適中,還有歷史人文古碑,不僅強健身體也能陶冶性情,走起來非常舒服。從貢寮到大里或從大里到貢寮兩個方向我都走過,但兩次來到埡口都跟「桃源谷步道」擦身而過。事隔多年,如今終於踏上前往桃源谷大草原的探訪旅程。(2016年八月)
【桃源谷大草原】
埡口鞍部為草嶺古道地勢最高點,可遠眺太平洋、龜山島及宜蘭縣頭城鎮大里聚落,景觀視野優良,而埡口也是桃源谷步道「草嶺線」前往「桃源谷大草原」的起點。早上從大里天公廟出發來到埡口觀景亭,這段里程約2.5km的路線屬於草嶺古道,爬坡最為辛苦,不過進入草嶺線後基本上都是沿著起伏平緩的海岸稜線而走,約4.5km即可抵達桃源谷。
龜山島位於蘭陽平原東方,是台灣東岸近海上的一座火山島,因外形像海上浮龜而得名,也是來到宜蘭必要欣賞的海上名景。龜山島隸屬宜蘭縣頭城鎮,雖然為軍事管制區但已經開放觀光,不再只是隔海相望,我們終能登島一探龜山島的神秘面紗。其中,爬上401高地(龜山島山)最令我期待。(2016年八月)
【來去龜山島登401高地】
登龜山島已成為當地的熱門旅遊景點,有多家地方旅遊團和套裝行程組合可供遊客選擇,不過基本上都是從頭城「烏石港」出發。不論選擇哪家旅遊團,都得要在21天前提出報名申請並參加每天450登島名額的抽籤。由於抽中了才能登島,所以登龜山島不是隨時想去就可以去,而登401高地更只有每天100名額的限制,抽中登島後還得再參加登401高地抽籤,才能確定是否能去爬「龜山島山」。
這廟也太妙!那是發現「田寮石頭廟」時一定會發出的驚嘆。座落在高雄市田寮區的偏僻田野之中,或許「田寮石頭廟」的知名度不如田寮月世界,卻是當地始終香火鼎盛的一座廟宇,建築以石頭奇特堆砌,建廟緣由背後更流傳了一段感人的報恩故事。
【田寮石頭廟】
探索民俗特殊的地方廟宇,在《我的家鄉也有秘境》系列中早有先例(參閱遊記:紅毛港保安堂拜日本軍艦),除了山水美景,在地文化的特殊性,或可成為構成秘境的元素之一,而探索「田寮石頭廟」絕對能讓旅者發現連連驚喜。
因外型而被我們戲稱為「章魚哥的家」,雖然隱藏在高雄柴山,「柴山百年石灰窯」卻是見證台灣近代水泥工業發展的珍貴遺跡。《我的家鄉也有秘境》這次走入柴山荒煙蔓草之境,一探百年古蹟。
【遇見柴山百年石灰窯】
柴山為珊瑚礁石灰岩地質,昔日為水泥工業開發地區,建設「台泥鼓山廠」開採石灰岩製造石灰等水泥原料,後因停止柴山開挖,現在已經不再生產水泥,工廠於是沒落並逐漸停止運作。台泥鼓山廠前身為日本「淺野水泥株式會社高雄廠(浅野セメント株式会社打狗工場)」,建立於西元1917年,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水泥廠。這三座柴山百年石灰窯,就是當時淺野水泥打狗工場的原有設備並遺留至今,非常具有歷史意義。
特約撰文:葉子 編輯:BMC
我當初是在一本叫做旅人誌(TRAVELER Luxe,2016年2月號:東京下町,溫暖的人情風景)的雜誌上看到一段話:『在alohaloco STUDIO租一輛自行車,悠然慢遊……』但並沒有說明要怎麼租車,而我查到有關清澄白河地區的介紹資訊,也只有旅人誌提到了alohaloco這個字。
【alohaloco STUDIO(清澄白河店)】
寄給朋友的明信片是一張俯瞰街區的黑白照片,也許那是在二戰年代的背景,雄偉的西教堂鐘樓旁只有一棟樓房被繪上了色彩。用鏡頭的高度展現歷史的深度,和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其他房屋一樣,「安妮之家」坐落在城市運河畔,但原本隱藏在這棟房子內的故事,已成為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見證而永遠流傳。
【安妮之家明信片】
『藏著努力奮鬥的生命,那永不殞落,吸引大排長龍之瞻仰。』寫上明信片的一段文字,也說明安妮之家(Anne Frank Huis)總是一直吸引無數人潮前來。傍晚時分,阿姆斯特丹的夏季天空還是好亮,依地圖指示來到安妮之家,人潮沿王子運河(Prinsengracht)畔已經排到西教堂(Westerlerk)後面了。(2015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