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道東68」聯絡土坂、大溪,「鄉道東70」聯絡新化、大武,連結了台東太平洋海岸原鄉部落的交通。攤開地圖,這兩條鄉道連接大竹溪、大武溪流域,與省道台9線串聯起一條環狀路線,是台東南迴地段唯一能內陸聯絡兩條平行河谷的道路系統,共由「大溪土坂產業道路」、「紹雅產業道路」、「新化產業道路」、「達新產業道路」所組成。

 

鄉道東70途經落羽松農園風景

鄉道東70途經落羽松農園風景

台東鄉道東68+東70北進南出GPS地圖

 

  「鄉道東68」位於台東縣太麻里鄉、達仁鄉境內,東起太麻里大溪部落,西至達仁大板槽山區,全長約18公里。「鄉道東70」則位於台東縣達仁鄉、大武鄉境內,北起達仁大板槽山區,南至大武終點,全長亦約18公里。這兩條鄉道人車稀少,秘境氛圍甚感濃厚,以下記錄從大溪部落為起點,途經土坂部落、新化部落,最後抵達大武部落、返回南迴公路,完成北進南出C型路線。除了土坂到新化的部分山路坡度較陡、路面較窄,全程路況大致良好一般汽車皆可通行。(2022年二月)

 

瀧溪車站台鐵宿舍私人住宿

瀧溪車站台鐵宿舍私人住宿

大溪部落唯一鹽酥雞攤

大溪部落唯一鹽酥雞攤

 

  傍晚抵達台東縣太麻里鄉「大溪部落」瀧溪車站,入住台鐵宿舍招標所提供的私人住宿,我們知道了台鐵對於閒置建築還有其他利用方式。落腳安頓,我們打算吃晚餐時卻發現這裡沒有餐廳,幸好部落內的唯一鹽酥雞攤還有營業,點了一大包食物才兩百多塊真是便宜又好吃。大溪部落因為無觀光景點,所以對旅行者或外地人來說非常「荒涼」,基本上沒有對外營業的旅館或民宿,甚至連餐廳都找不到。

 


 

鄉道東68:大溪部落→土坂部落→大板槽

大溪部落台鐵瀧溪車站

大溪部落台鐵瀧溪車站

 

  「大溪部落」舊社名Tjatjigel,為排灣族大得吉新社所在地,日治時期改稱大溪,行政區劃分上與多良車站的瀧部落同隸屬「多良村」,部落生產農作生薑、小米、落神花、芒果、荔枝、椰子等。隔天一早我們離開瀧溪車站,從「大溪部落」出發起點里程0K進入鄉道東68,沿大竹溪河谷北岸西行約7公里抵達台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從大溪部落至此的這段路又名「大溪土坂產業道路」。

 

大竹溪河谷風景

大竹溪河谷風景

進入土坂部落

進入土坂部落

 

  「土坂部落」前身為昔日排灣族遷移所建立的古部落舊大古社,日治時期日本人為削弱排灣族勢力,有計畫地將屏東縣來義鄉舊古樓族人遷入這裡,設置「東高社」,台灣光復後沿用舊社名Tjuluqalju譯音命名為「土坂」,部落主要生產毛蟹、過山蝦、小米、樹豆、南瓜等。

 

土坂部落

土坂部落

土坂部落

土坂部落

部落牆壁彩繪上有毛蟹圖樣

部落牆壁彩繪上有毛蟹圖樣

 

  由於大竹溪流域在三、四月間盛產毛蟹,土坂部落又有「毛蟹的故鄉」之稱,因此部落內會看到有關毛蟹的彩繪圖樣或石板裝飾,非常特別。鄉道東68離開土坂部落進入「紹雅產業道路」,西南村境經過「土坂景觀大橋」橫跨大竹溪,旁邊有一座「土坂吊橋」,融入排灣族圖騰設計,建於西元2011年取代原本的舊吊橋。

 

土坂吊橋

土坂吊橋

土坂吊橋

土坂吊橋

俯瞰鄉道東68土坂景觀大橋

俯瞰鄉道東68土坂景觀大橋

大竹溪支流橋

大竹溪支流橋

 

  過土坂吊橋,鄉道東68續入西南山區方向,路面逐漸變狹地勢也明顯升高,通過「大竹溪支流橋」後開始進入山路與連續之字形上升。從大溪起點里程約12.5K來到「岔路口」,要注意右路續行才是正確的道路方向,左路則為昔日產業道路已廢棄不通,周圍呈草木荒廢狀態。左路應該是遭天災崩塌而中斷,然後沿用往右的替代道路,所以這段路面狹窄加上坡度較陡,雖然有點感覺在冒險但整體路況尚能通行。

 

進入山區

進入山區

岔路口往右續行

岔路口往右續行

岔路口左路路況

岔路口左路路況

岔路口左路盡頭不通

岔路口左路盡頭不通

山區道路遇展望

山區道路遇展望

山區道路遇展望

山區道路遇展望

 

  一連串之字形上坡爬上稜脈來到「大板槽」,附近幾乎是山區最高處,沿途也有展望風景。「東6870鄉道分界點」位於從大溪起點里程約18.2K處,從這裡開始離開鄉道東68接上鄉道東70,海拔高度約在H810m

 

大板槽「東68、70鄉道分界點」

大板槽「東6870鄉道分界點」

 


 

鄉道東70:大板槽→新化部落→大武

  分界點進入鄉道東70開始地勢逐漸降低、路況良好,兩旁不僅種植綠樹遍野,擋土溝牆建設作水土保持也很完善,是一條非常舒服的道路。經過加津林溪、姑子崙溪分水嶺之後山路轉向東南方下山。「達仁森茂教會」位於從大溪起點里程約23K,紹雅產業道路至此終點,從這裡開始接上「新化產業道路」。

 

進入鄉道東70

進入鄉道東70

擋土溝牆建設

擋土溝牆建設

分水嶺附近眺望風景

分水嶺附近眺望風景

 

  從大溪起點里程約25K來到「落羽松農園」,位於鄉道東70紹雅路段旁,由當地人開闢農園種植了一小片落羽松林,美麗杉黃點綴周圍綠山,彷彿巧遇深山小秘境般令旅者驚豔。

 

落羽松農園

落羽松農園

落羽松林

落羽松林

發現民宅人跡

發現民宅人跡

新化1-1咖啡館

新化1-1咖啡館

 

  杳無人煙一路蜿蜒之後終於發現民宅人跡!「新化1-1咖啡館」開始進入新化部落範圍,位於從大溪起點里程約25.3K處,據說這家咖啡很有名但不巧這天沒有營業。里程約27K抵達「新化部落」,排灣族舊社名為Kuvaleng,因原住地「紹雅」地處偏遠、生活不便故遷移至現地,新設部落命名為「新化」。部落生產香菇、藥材、咖啡、羊奶頭、橄欖等,附近山區也是活化石「台灣油杉」主要分布地,為冰河時期遺留之台灣特有種植物。

 

新化部落

新化部落

新化部落牌樓

新化部落牌樓

U髮夾彎全景

U髮夾彎全景

 

  「都玄天宮」位於從大溪起點里程約30K,新化產業道路至此終點,從這裡開始進入「達新產業道路」,約3公里之後經過「U髮夾彎」,眺望太平洋就在對面了。最後一路下降直抵台東縣大武鄉終點南迴公路出口,從大溪起點至此里程約36K,完成鄉道東68+東70北進南出型路線。

 

眺望太平洋

眺望太平洋

大武終點南迴公路出口

大武終點南迴公路出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衡 的頭像
    阿衡

    阿衡的探秘地圖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