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的美食星星-屏東美食大三角
充滿好奇心與聯想力的本能,讓人類自古以來就一直仰望星空,想像星星的故事。我們提起想像力的筆,揮灑宛如畫布的璀璨星空,連結一顆顆星點、串聯一條條亮線,然後交織成一幅幅美麗的星座圖案,讓夜晚更加熱鬧繽紛。抬頭仰望夏夜,我們可以在天頂附近找到三顆最明亮的星星「織女星、牛郎星、天津四」所排列成的三角形,這就是著名的「夏季大三角」。星空激起人類的好奇與想像,流傳了如牛郎與織女千年一會的傳說,每一個星座或圖案背後,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
【夏季大三角星際圖】
並非只有星空,我們也能在地圖上找到故事。地圖上地名如星星羅列,道路則串聯起各地之間的聯繫,架構出星座般的美麗圖案。攤開地圖,我看見了現實世界的縮影,彷彿是對深邃星空的想像,每一個陌生的地名都是一顆閃耀的星星,都有屬於自己的風土民情與地方特色,正訴說著一段屬於自己的鄉土故事,等待我們去發掘探索。
描繪星空與地圖,皆是面對未知世界的投影,讓我們可以遨遊其上、探索其中。不僅星空,好奇心與想像力也能對照在地圖上,醞釀土地關懷,然後培養鄉土意識與旅行樂趣。宛如第一次連起星空「夏季大三角」的心情,初次發現「屏東美食大三角」的喜悅同樣能躍然於地圖上。
【屏東美食大三角Map】
比擬夏季大三角那三顆最明亮的星星,「潮洲冷熱冰、萬丹紅豆餅、萬巒豬腳」也可連結成為「屏東美食大三角」的明顯標記。雖然早已各別造訪,但在地圖上畫成大三角卻是偶然。某次到萬巒出差,順便在萬巒豬腳街吃豬腳,然後又去潮州吃冷熱冰、萬丹買紅豆餅。一口氣連訪三地,但往返車程居然不必花一小時,我才意識到原來它們關係緊鄰的地理位置。
「說起潮州就一定會想到冷熱冰,來到潮州也一定要去吃冷熱冰」,同樣的情形也適用萬丹紅豆餅及萬巒豬腳,這種根深蒂固的美食特色與印象聯想,加上彼此地緣關係接近,於是構成了台灣地圖上的「屏東美食大三角」。
屏東美食大三角I潮州冷熱冰
【冷熱冰(正老牌)】
屏東縣潮州鎮圓環有兩家賣冷熱冰的冰店,一家是阿倫冰店,另為正老牌。這兩家冰店比鄰而居,似乎不怕互搶生意,大概是因為特來品嘗的人潮眾多,兩家店裡幾乎總能高朋滿座,反而還可以彼此消化客源,達到一種奇妙的競爭平衡。
【位於潮州圓環旁的潮州冷熱冰】
夏季大三角的三顆星星當中,織女星的亮度最亮,而潮州也是「屏東美食大三角」三個鄉鎮之中人口最多的地方。潮州地處屏東平原,是屏東縣內僅次於屏東市的第二大市街。潮州地名的由來為廣東省潮州府,顧名思義,開墾初期的移民大多來自廣東潮州,移民為了懷念故鄉,便取其祖籍地而命名為「潮州」庄。
【正老牌冷熱冰】
【阿倫冰店】
原本以台語稱「燒冷冰」的冷熱冰,取名富有創意,口味好吃又特別,價格還特別親民,經饕客口耳相傳,儼然成為最能代表屏東縣潮州鎮的鄉土特色。把芋頭、花生、湯圓、紅豆、圓仔、糯米粥等配料盛入盤中,然後再蓋上大量剉冰、淋上糖水,就是一碗道地的潮州冷熱冰。又冷又熱的創意,造就「外冷內溫,外Q內軟」的特殊口味,尤其對包了甜餡的大湯圓和香嫩的芋頭來說,咬起來口感更好吃。
【冷熱冰食材(阿倫冰店)】
因為配料是熱的,所以吃冷熱冰時得依照秘訣,不可攪和,否則不僅吃不到冷熱冰的特色,還會造成剉冰融化太快而只能喝到糖水了。從盤緣用湯匙往下鑿,把埋在冰山下的配料挖出來,然後混著稍微融化的碎冰一起入口,此即為潮州冷熱冰的品嘗技巧。
【冷熱冰吃法(阿倫冰店)】
潮州冷熱冰據說起源於民國五十四~五十五年,那時店家只賣熱食甜品,然而屏東的夏天又熱又長,所以漸漸試著加入少許的冰,但人們卻認為「呷燒呷冷會壞肚子」,所以剛開始還沒人敢吃這種「一半燒一半冷」的吃法。後來因為吃起來口感特別,又沒有壞肚子的情況發生,所以才有越來越多人嘗試並逐漸聲名遠播,剉冰也越加越多,這就是潮州冷熱冰的由來。(待續)
【潮州冷熱冰】
撰文:BMC 校稿:黑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