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can you not get romantic about baseball ?」這是2011年上映,由Brad Pitt主演的電影「魔球(Moneyball)」中的經典台詞。電影劇本改編自Michael Lewis的同名暢銷書,講述了Billy Beane如何讓奧克蘭運動家隊(Oakland Athletics)起死回生的故事。這支窮酸球隊在一片不看好中不斷贏得比賽,全世界都在問: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你怎能不愛棒球呢?」看完電影,我想許多愛棒球的人都會為了這句話深深著迷與感動,而魔球帶給我們的感動,就是那種「以小搏大」、「對抗逆境」的奮戰精神-不到三人出局,比賽仍未結束。Billy Beane帶領運動家隊顛覆棒壇的這段歷程,證明了只要有勇於突破傳統的決心與勇氣,就算是在強者恆強的世界中,也能突圍而出。
【魔球(電影書封珍藏版)】
【魔球,電影海報】
從奧克蘭運動家隊的20連勝開始
電影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絕對是奧克蘭運動家隊締造大聯盟史上最長20連勝紀錄的過程,尤其第20場勝利簡直扣人心弦,運動家以11:0的絕對優勢卻被對手追平,然後又在九局下半轟出再見全壘打,劃下驚嘆的休止符。宛如電影般的情節真實上演,卻又再度躍上大螢幕……你說,你怎能不愛棒球呢?
【Scott Hatteberg(右)轟出再見全壘打】
創下破紀錄的20連勝之前,誰又能想到,當時的運動家隊是一支能進季後賽、有奪冠競爭力的球隊呢?2002年,由Billy Beane為總經理(GM)的運動家隊,只以4100萬美元、大聯盟倒數薪資所組成的陣容,年度勝場數竟能追平團隊薪資高達12600萬的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證明了補強不是只有灑鈔票花大錢,遊戲不是只有一種玩法,於是我們看到了「勝利奇蹟」的棒球故事,眾人不看好的球隊對抗媒體賭盤一面倒的強隊,成功以小搏大,用最實質的勝利讓眼鏡碎裂滿地。
誰是Bill James?
當電影接近尾聲,鏡頭帶到芬威球場(Fenway Park),波士頓紅襪隊(Boston Red Sox)老闆John Henry正與Billy Beane商談挖角一事,兩人說起了Bill James。對Billy Beane來說,他的GM經營與選秀策略,受Bill James影響深遠。誰是Bill James?他又做了什麼事呢?
Bill James
Bill James最巨大深遠的貢獻在於「革新衡量棒球的方法」,也「一棒敲醒」了守舊的棒球圈。1977年,Bill James自費出版了《1977年棒球摘要:提供18項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棒球統計資料》時,雖然只有75人訂購這本68頁的自行影印裝訂克難作品,甚至還受到當時守舊派棒球人的訕笑,然而25年後,他的想法已經成為棒球策略基礎的一部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上壘率(OBP)、投手每局被上壘(WHIP)等數字,如果不是Bill James當年埋頭研究的結果,現在不可能成為棒球討論中的顯學,也不會變成球員交易、選秀和談判簽約時的依據和籌碼。
Bill James所建立的棒球衡量策略的方法與學問,英文稱作「Sabermetrics」,中文翻譯為「賽伯計量學」,但這樣等於沒有翻譯……若叫做「棒球經濟學」或許還比較能理解。
人文與商業現象,在導入數字量化與數學計算後,經濟學開始發展起來。棒球運動結合了人文現象(球員、球隊與球團)與量化計算(棒球記錄),就各類運動看來,棒球的紀錄數字最為豐富,也最為廣泛和複雜,尤其經過職業化,運動經營開始和商業、投資、市場等等經濟活動息息相關。美國的棒球運動發展百年,自Bill James之後,最終也邁入了Sabermetrics的領域。
如何衡量球隊與球員的價值,彷彿預測公司股票的漲跌,而棒球記錄的攻守數字,就是市場貨幣的衡量依據。對於球隊的經營與建構,職業球團相當重視球員的記錄數據,因為這些數字關係到職業運動最在乎的東西,那就是「得到勝利」。
勝利,是職業運動中最重要的經營收益來源。棒球記錄的數字,反映出球員的棒球能力,進而影響到球隊的勝負,Sabermetrics則嘗試分析這些數字對於球員及球團的價值與貢獻。這些分析能評估球員對於勝利的貢獻程度,甚至做到在經濟學研究中最想要知道的事:未來表現的趨向預測。Sabermetrics讓球團看到了這些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有了量化的依據與研究,而能評估整體的成本效益或經營策略,因此,隨著越來越講求效率與科學的近代,棒球經濟學能開始發展,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如同經濟學,股票、貨幣、市場價值、趨向、貨物貢獻、環境背景等的各種經濟學現象,Sabermetrics是為了衡量一位棒球員對於球隊的價值貢獻程度,甚至是對於整個聯盟、整個棒球界的最終貢獻。現代棒球的衡量,不只是球員個人主義,而是牽涉到球隊整體的勝利價值。
2002年,波士頓紅襪隊請Bill James當顧問,並準備挖角Billy Beane做GM,顯示了MLB及棒球界開始對賽伯計量學的重視和實踐。紅襪隊能在2004和2007年拿下兩座世界大賽冠軍,Bill James所提供的球員選擇方向功不可沒。他所創立的Sabermetrics,目前在MLB有超過一半的球團GM都深受影響,當然這都與Billy Beane和2002年運動家隊的表現有很大的關係。
為什麼是上壘率?
回到電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之一,Billy Beane與眾多老球探爭論如何彌補Jason Giambi離隊後的打線火力空缺。老球探們尋找的是打擊型態與Jason Giambi類似的一壘手,而Billy Beane卻把焦點放在上壘能力,甚至不在乎是否能守一壘。被Billy Beane丟在白板上的三位球員,其中有過氣球星、品行不良的球員,甚至還有一位因為投球神經斷掉而不能傳球!但他們都有以下兩個共同點:「便宜」與「高上壘率」。
棒球記錄
在早期看棒球記錄最重視的是打擊率(AVG)、打點(RBI)等數字,然而Sabermetrics發展逐漸成熟,人們對於棒球數字的看法也慢慢有了突破性轉變。有兩個例子,足能代表現代棒球統計分析的重大轉折:
1. 打點(Run-Batted-In;RBI)價值的認清。
2. 上壘率(On Base Percentage;OBP)的重視。
RC(Runs Created),中文翻譯為「得分製造指數」,由Bill James提出,是最能代表Sabermetrics核心概念的基本公式:
RC=上壘率×壘打數
打點迷思的破除,是讓RC想法能夠實現的根本關鍵,也是造成讓現代棒球重視上壘率的直接原因。打點,表示打擊者以自己的攻擊能力,把壘上跑者送回本壘所得到的分數。表面看來,打點似乎能充分表現一個球員的棒球能力,他把直接影響球隊勝負的「得分」打了回來。一位打點很多的球員,不就代表了他對影響球隊勝負的「得分」有很大的貢獻嗎?
看清了本質之後,造成「打點」這個現象並非只和打擊者有關。簡單來說,打點的結果,和前幾棒隊友的上壘能力有很大的關係,這也是現代棒球開始對OBP逐漸重視的原因,先有隊友「上壘」,接下來才能有打點的機會。原來打點並不是打擊者一人的功勞,而是好幾個隊友一起合作「製造」出來的呀!於是,現代棒球開始重新探討「打點」、「上壘率」與球員能力的關係。「上壘率」像是陷入某種迷思,終於到了近代棒球,才重新被看待討論。
棒球最終的勝負,還是要看球隊的總得分。就算打擊率比對方高,打點數或全壘打比對方多,但是最後的得分卻比對方還少的話,比賽仍是輸了。當比賽不斷打下去,認清事實之後,以上壘率衡量球員的概念才逐漸成型。上壘率高,得分的機會就增加,得分多,勝利的機率越大。
受限資金運用,球團經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尋找被低估而薪資不高的球員,Billy Beane只能在有限的市場中尋找他們。如何衡量被低估的球員?在當時重視打點、打擊率的時代,Billy Beane依據的就是上壘率(OBP)。那些打擊率不突出但上壘率卻很高的球員,往往因此被低估,薪資當然也很便宜。
Billy Beane的棒球哲學
電影中,Billy Beane和Peter Brand顛覆棒球界的印象與傳統,打破當時補強的原則與迷思,運用統計數據分析來挖掘被低估的潛力選手,打造出一支擁有冠軍實力的隊伍。
也許是Billy Beane球員時代的親身經驗,讓他成就了篤信數據派的經營哲學。不迷信先天條件和虛幻的印象分數,捨棄傳統球探報告的老路,樹立創新典範,運用運動科學與數據分析,以電腦程式交叉比對的數字結果來挑選被埋沒的好手,看到別人不會去注意到的特質,這就是Billy Beane的棒球哲學。
Billy Beane
面對棒球世代的革新與創建,必須花時間去了解一場棒球賽想要對我們訴說什麼,而不是無條件相信以往先入為主的觀念與想法。「魔球」所談論的核心價值,並非棒球場上的逆轉光輝,而是幕後的運籌帷幄,以及打破體制、翻轉劣勢、對抗主流的慧眼與勇氣。不論在棒球場上,還是做人處世,共勉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