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去大城

 

  六月的泰國正值炎炎夏季,走出蘇凡納布國際機場(Suvarnabhumi International Airport),馬上就能感受濃濃的熱帶異國氣氛。今年六月與家人安排了一趟泰國自助旅行,行程表計畫以曼谷和周邊的一些地區景點為主,泰國的首都曼谷(Bangkok)是亞洲著名的觀光勝地,常見各國觀光客漫步街頭,購物、市集、馬殺雞成為鮮明的曼谷印象,但遊歷大城(Ayutthaya)時卻讓我體驗到泰國文化的另一面。

 

旅行Map1

【旅行Map1

 

  晴朗的南國早晨,我們來到曼谷的華藍彭火車站(Hua Lamphong Train Station)搭火車北上,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便抵達大城火車站。我們搭乘的泰國火車雖然沒有冷氣,但車資卻非常便宜,三等車廂的單程票價僅僅20泰銖,若考量節省旅費,搭火車是一種不錯的旅行方式。當然,便宜的價錢一定會有不便宜行事的地方,稍後再談。

 

大城火車站

【大城火車站】

 

  大城直轄縣(Amphoe Phra Nakhon Si Ayutthaya)隸屬大城府(Phra Nakhon Si Ayutthaya Province),距離曼谷北方約100公里,位於昭披耶河(Chao Phraya River)東岸的平原上,北方、東方又有洛汶里河(Lop Buri River)、把灑河(Pasak River)。西元1350年,大城王國第一位君王拉瑪迪波里一世(King Ramathibodi I)看中三條河流匯集形成天然屏障,而且四周肥沃稻田環繞,是非常理想的行政和交通中心,於是選擇在此地建立國都。

 

把灑河風光

【把灑河風光】

 

  從火車站前往大城,需要往南走一段路到納麗孫橋(Naresun Bridge)才能過河,但也有不用繞路的過河方式。走出大城火車站,往河邊走一下即來到渡船口,我們搭乘渡船橫渡把灑河,便來到大城平原。當地人常常利用渡船往來大城與火車站,單趟船資僅4泰銖,若先搭船,等過河後再雇車或租車遊大城即可。

 

  租車是一種不錯的遊大城方式,不但自由度高、充滿異地探索的新鮮感,而且也比雇用嘟嘟車便宜。一過河便有一家租車行,租車需要證件抵押,因為不想押護照,所以押了我的中華民國身分證。

 

泰國的自助加油機

【泰國的自助加油機】

 

  當地可選擇租腳踏車或機車,而我們租了兩輛自動機車,一輛200泰銖/天,不貴,但汽油得自費,所以別忘記要依租車行的路線指示,先到加油站加滿機車油箱。離租車行最近的加油站位在一處十字路口圓環(旅行Map2上的紅線),那是一個小小的自助加油機,若不留心還真的不容易看到。詢問了當地人並了解自助加油的方法後,加滿油箱(基本油資60泰銖就夠一天遊歷),我們開始了探訪大城之旅。

 

旅行Map2

【旅行Map2

 

  大城王國(Ayutthaya Kingdom,又譯為「阿瑜陀耶」王國;Ayutthaya的泰文有不破之城、偉大之城之意)建於西元13511767年,首都為大城。西元1438年,最後一名素可泰君王逝世後,大城王國併吞北方的素可泰王國(Sukhothai Kingdom),又打敗高棉帝國(Khmer Kingdom),征服大片土地,開啟了輝煌的泰人王朝歷史,佛教在此達到顛峰,使佛教精神深植於泰國文化之中。

 

  大城為佛教文化勝地,擁有許多佛教古蹟,當地的寺廟、佛塔及佛像的鏤刻,無不表現出歷史古都的莊嚴與典雅,但卻多因受戰火波及而飽受摧殘,充滿歷史滄桑的氛圍,西元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瑪哈泰寺

 

  來到大城的第一站一定會去瑪哈泰寺(Wat Mahathat),奇景「樹幹盤佛頭」讓人嘆為觀止。在神殿前,一尊佛像頭被一棵巨大而古老的無花果樹盤繞,形成自然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樹幹盤佛頭

【樹幹盤佛頭】

 

  西元1767年緬甸軍隊入侵大城王國,大城被徹底破壞,就連寺廟大佛也難以倖免,據說當時這尊佛頭被緬甸軍砍下來,滾到這顆無花果樹下,樹幹竟然馬上生枝把佛頭緊緊盤住、保護祂,成為此奇觀的眾多傳說之一。

 

「樹幹盤佛頭」前的佛像與佛塔

【「樹幹盤佛頭」前的佛像與佛塔】

坍塌主佛塔的巨大基底

【坍塌主佛塔的巨大基底】

 

  宋潭王(King Song Tham,西元1611~1628年)時期,瑪哈泰寺的主佛塔發生坍塌,只留下巨大的基底,圍繞在四周的高大佛塔林立,生動呈現了經歷時代滄桑卻屹立不倒的佛教傳世精神。興建於西元1374年的瑪哈泰寺,是大城中最古老的廟宇。

 

高大佛塔豎立

【高大佛塔矗立】

高大佛塔豎立

【高大佛塔矗立】

 

  當年緬甸軍入侵大城,為了取得附著在佛像、佛塔上的黃金,不惜以大火焚燒,使黃金因熱漲冷縮而從石頭上剝離下來,所以現在大城的古蹟廢墟裡,有許多佛像的頭部、手部因此被破壞而斷裂、遺失。

 

佛塔古蹟與廢墟佛像

【佛塔古蹟與廢墟佛像】

玉蜀黍形式的佛塔

【玉蜀黍形式的佛塔】

 

  大城古都境內的佛塔主要有三種形式:吊鐘形式(Chedi,素可泰時期由錫蘭傳入)、尖筍形式(Mondop,純泰國風)、玉蜀黍形式(Khao Luang,源自高棉婆羅門教建築)。瑪哈泰寺的佛塔可顧名思義,橢圓彈頭的外型多為玉蜀黍形式。仰望高塔,紅磚層層堆砌,直矗藍天白雲,繁盛榮景的曾經是歷歷在目,散發出一種莊嚴典雅的平靜。

 


 

拉嘉布拉那寺

 

  參觀瑪哈泰寺時,就可以望見北方拉嘉布拉那寺的雄偉主塔。拉嘉布拉那寺(Wat Ratchaburana)與瑪哈泰寺僅相隔一條馬路,建於西元1424年,當年膺陀羅闇王(King Intharachathirat)的兩個兒子因為爭奪王位繼承權而互相爭戰,最後卻兩敗俱傷雙亡,繼位的拉瑪迪波里二世(King Ramathibodi II)將父親與兩位兄長火化後的骨灰長存於此,雄偉主塔與其說是佛塔,倒不如說是一座墳墓。

 

拉嘉布拉那寺

【拉嘉布拉那寺】

拉嘉布拉那寺的雄偉主塔

【拉嘉布拉那寺的雄偉主塔】

 

  由入口處進入,穿過只剩一面牆壁的寺廟大門,就能看見雕工精緻的主塔。主塔為玉蜀黍形式佛塔,上半部的穹頂主要由灰色碑狀石塊排列層疊成橢圓彈頭,下半部則是紅磚堆砌的主體與佛像雕刻。我們造訪拉嘉布拉那寺時正逢外部維修工程,仍見施工鷹架搭建在主塔南邊,影響了觀賞美感,不過整體上仍不失其建築構造上的恢宏氣度,值得細細品味欣賞。

 

拉嘉布拉那寺

【拉嘉布拉那寺】

雕工精緻的石刻

【雕工精緻的石刻】

 

  遊客可沿階梯步道登上主塔,能由上往下鳥瞰拉嘉布拉那寺周圍。參觀主塔內部,有陡峭狹窄的階梯向下通往塔心密室,而上方空間就是目前在大城府所發現的最大拱頂。

 

主塔內部的拱頂空間

【主塔內部的拱頂空間】

寺廟廢墟

【寺廟廢墟】

鳥瞰主塔周圍

【鳥瞰主塔周圍】

 

  主塔被古蹟廢墟環繞,幾座吊鐘形式佛塔矗立,周圍盡是殘破的寺廟圍牆與支離破碎的佛陀。忽然見一座佛塔旁,佛像碎塊躺臥在大樹的陰影下,想像當年緬甸入侵大城的燒殺擄虐,那尊閉目微笑的佛頭似乎悠然自得,表現了佛家參悟豁達的精神,不禁令人追思。

 

閉目微笑的佛頭

【閉目微笑的佛頭】

 


 

維邯帕蒙空博碧

 

  來到維邯帕蒙空博碧(Wihan Phra Mongkhon Bophit),馬上就被色彩亮麗的建築外觀所吸引。這座被我暱稱為「紅白廟」的維邯帕蒙空博碧,在西元1956年重新修建成現在的寺廟外觀,白色牆面、柱子,紅色屋頂加上金邊點綴,配色豐富,在藍天白雲下呈現出令人心曠神怡的視覺效果,與其他充滿歷史滄桑的大城古蹟是大異其趣。

 

維邯帕蒙空博碧

【維邯帕蒙空博碧】

維邯帕蒙空博碧

【維邯帕蒙空博碧】

 

  維邯帕蒙空博碧內供奉著一尊全泰國最大的青銅佛像,寬9.5公尺(盤坐兩膝之間距),高12.5公尺(不含底座)。這尊青銅佛像亦曾經過整修並灌鑄青銅,成為現在的輝煌金身,然而祂的原始石像本尊據信是在西元14481602年之間所建。

 

維邯帕蒙空博碧內的大青銅佛像

【維邯帕蒙空博碧內的大青銅佛像】

 

  當初的大佛像座落在大城大皇宮東側,後來宋潭王(King Song Tham)在西側加蓋一座尖筍形式的大佛塔並把祂遷移過來。西元1767年,緬甸入侵大城時摧毀佛塔與寺廟,毀壞了大佛像的頭和右臂,直到西元1956年才重新加以整修成現在的樣貌。

 

拉瑪五世(Rama V,西元1868~1910年)時期的維邯帕蒙空博碧

【拉瑪五世(Rama V,西元18681910年)時期的維邯帕蒙空博碧】

 

 


 

帕席桑碧寺

 

  相較於維邯帕蒙空博碧的鮮艷亮麗,緊鄰一旁的帕席桑碧寺(Wat Phra Si Samphet)則樸實無華。西元1448年,波隆摩戴萊洛迦納王(King Boroma-Tri-Loka-Nat)決定在大皇宮建立寺廟,於是興建帕席桑碧寺。現在的寺廟古蹟座落於大城大皇宮遺址,三座吊鐘形式的灰白色錫蘭式佛塔一字排開,成為大城府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象徵。

 

帕席桑碧寺

【帕席桑碧寺】

 

  三座佛塔內分別存放了波隆摩戴萊洛迦納王(King Boroma-Tri-Loka-Nat)、波隆摩羅闇三世(King Boroma-Rachathirat III)與拉瑪迪波里二世(King Ramathibodi II)的骨灰。由於供奉皇族,帕席桑碧寺成為大城王國的皇室宗廟,僧侶不得居於寺內,地位之崇高相當於曼谷的玉佛寺。

 

吊鐘形式的灰白色錫蘭式佛塔

【吊鐘形式的灰白色錫蘭式佛塔】

 

  在大城王國的鼎盛時期,大皇宮和帕席桑碧寺被稱為亞洲最巧奪天工的宮殿式建築,此地曾供奉一尊高16公尺、包覆黃金的直立式大佛,然而當年緬甸的侵略,讓大城的往昔輝煌毀於戰亂與大火之中,只留下斷垣殘壁,令人不勝唏噓。

 


 

羅亞蘇塔蘭寺

 

  離開帕席桑碧寺,我們繼續往西邊探索大城,從南到北又往南,繞了一大圈才終於找到這尊慕名已久的露天大臥佛。羅亞蘇塔蘭寺(Wat Lokayasutharam)沒有任何歷史紀錄記載其背景,據說原本是一座修道院。羅亞蘇塔蘭寺的露天大臥佛約29公尺長,由磚塊堆砌並覆蓋石膏,大臥佛的頭腳以北南方向躺臥,佛像背後則留有僧院大堂的遺跡。

 

羅亞蘇塔蘭寺的露天大臥佛

【羅亞蘇塔蘭寺的露天大臥佛】

大臥佛笑臉盈盈

【大臥佛笑臉盈盈】

 

  依建築型態特徵推論,羅亞蘇塔蘭寺從大城王國早期便已經存在,直到王朝晚期仍有在使用。西元1954年,大臥佛被重新雕塑外觀,並在佛像頭部加上了帝王式的裝扮,散發出高貴尊嚴的氣度。

 

大臥佛:咦?好像踩到了甚麼?……

【大臥佛:咦?好像踩到了甚麼?……】

 

  黃色袈裟披覆身體,隨著微風拂來輕輕擺動,大臥佛笑盈盈的舒適表情好像在說:「本佛普渡眾生累了,睡臥在此,終於可以放鬆一下。」充滿想像情節的對白設計,不禁讓人會心一笑。

 

 


 

沃拉確塔寺

 

  從羅亞蘇塔蘭寺往北方走一小段路就是沃拉確塔寺(Wat Worachettharam),這座寺廟位於大城大皇宮西邊牆外,根據大城王國的歷史記載,沃拉確塔寺由厄迦陀沙拉王(King Eakathosarot)於西元1593年興建。當年納麗孫王(King Naresun)率領大城軍隊征伐緬甸的東吁王國(Tong-U Kingdom),但卻不幸戰死沙場,為了紀念並榮耀兄長,厄迦陀沙拉王於是建了沃拉確塔寺,作為火葬儀式的舉辦場所。當時有超過一萬名僧侶前來參加,讓這場盛況空前的皇家超渡法會充滿了莊嚴與肅穆。

 

沃拉確塔寺

【沃拉確塔寺】

 

  一尊佛像盤坐在佛塔前是沃拉確塔寺的特色景觀,佛塔為吊鐘形式,寺廟旁有小湖泊,常有鷺鷥棲息池畔,閒適優雅,別有一番景致。

 


 

差瓦塔納蘭寺

 

  參觀完沃拉確塔寺已經是下午三點,距離預定搭火車返回曼谷的時間所剩不多,雖然還有很多地方沒去,但我們決定只能再去尋訪最後一個大城景點了,那就是差瓦塔納蘭寺(Wat Chaiwatthanaram)。我們騎上環繞大城西部的公路、沿昭披耶河畔,依路標指示向西過橋,離開被河流環伺的大城平原,下橋後馬上左轉繼續往南,再行一段路途即抵達差瓦塔納蘭寺。

 

差瓦塔納蘭寺

【差瓦塔納蘭寺】

 

  這個位於昭披耶河西畔的寺廟至今仍保留完好,成為大城最優美的建築古蹟。玉蜀黍形式的中心佛塔四周被尖筍形式的衛星佛塔所圍繞,整體氣勢宏偉壯麗,據說尤其以傍晚時分的夕陽輝映佛塔景色舉世聞名,可惜我們這次因為受限時間安排而無緣一見。

 

尖筍形式的泰國風佛塔

【尖筍形式的泰國風佛塔】

 

  西元1630年,帕拉賽東王(King Prasatthong)興建差瓦塔納蘭寺,據說是為了榮耀他的母親,又另一種說法是紀念他打敗高棉王國所以建立橢圓彈頭的高棉式佛塔。佛塔上的紅白色泥灰磚塊堆砌,似乎形成一種相當別緻的條理外觀,不僅色彩的層次獨樹一格,更充滿歷史滄桑的悲壯情感。聳立的佛塔似乎有股魔力,仔細凝望時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差瓦塔納蘭寺的漂亮佛塔

【差瓦塔納蘭寺的漂亮佛塔】

 

  因為屬於皇室宗廟,所以幾乎歷代的大城國王都整修過差瓦塔納蘭寺,也都在此地舉行火葬,大城王國淪陷後還曾經被當作軍營,所以據說晚上鬧鬼鬧得很凶。泰國的鄉野傳聞是否屬實?我們仍不得而知,但也許能從泰國鬼片電影工業的興盛來一猜端倪……

 


 

返回曼谷

 

把灑河上的渡船

【把灑河上的渡船】

 

  退還機車、搭船橫渡把灑河,下午四點前我們就回到了大城火車站,準備要搭乘班次時刻表上四點半的火車,沒想到卻拖到五點半才搭上火車,原來是火車誤點了……在泰國,火車誤點是常態,這對於旅行的行程安排很不方便。如果返回曼谷的火車是五點半,那麼我們還能利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再去探訪大城的其他景點。旅行的時間是很寶貴的,浪費時間讓我覺得非常不值得,然而泰國人似乎對火車誤點不當一回事,處之泰然、隨遇而安,這應該就是熱帶國度的人民,那種懶散又悠哉的性格表現吧。

 

搭火車返回曼谷,傍晚沿途風景

【搭火車返回曼谷,傍晚沿途風景】

 

  泰國火車票價便宜,就會有不便宜行事的地方,那就是常態性的火車誤點。下過雨的潮濕感蒸發了水氣並帶走熱能,傍晚的曼谷清爽,已經不像白天那樣炎熱,約晚上七點,我們終於回到華藍彭火車站,結束了大城的一日戶外行。

 

曼谷,華藍彭火車站

【曼谷,華藍彭火車站】

 

  由於大城的三十三位統治者吸收了高棉天授神權的觀念,揉和婆羅門教的儀式,因此興建了許多壯麗美觀的宮殿和佛寺,而能留給後世欣賞與緬懷。這次的大城尋訪時間仍然不足夠,許多地方如崖拆蒙空寺(Wat Yai Chaimongkhon)、帕楠稱寺(Wat Phananchoeng)、普考同寺(Wat Phu Khao Thong)等這些距離較遠的著名景點,皆落為遺珠之憾,卻成為以後再來拜訪的動力,期待下回的大城尋訪遊記。

 

撰文:BMC 校稿:黑雞

 

 

 

 

 

arrow
arrow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