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記得每次來湖口掃墓,天氣不是陰雨綿綿就是冷風颼颼,但今年卻碰到難得大晴天。掃墓完,返回湖口火車站再沿中正路南行約4公里,就能抵達這條以洋溢紅磚風味而聞名的湖口老街。

 

洋溢紅磚風味的湖口老街

【洋溢紅磚風味的湖口老街】

 

  每年都來湖口掃墓,我卻第一次來到湖口老街。正所謂追本溯源,湖口老街的考察將是必然。湖口老街位於新竹縣湖口鄉,當地稱「老湖口」,台灣地名中山間窪地常被叫做「湖」,而不是真正的湖,山窩遍布的「老湖口」就坐落在店子湖台地西北西向的盆地出口處。老湖口舊稱「大湖口」或「大窩口」,原是平埔族的屯墾地,清乾隆五十九年(西元1794年)漢人進入開墾,湖口開始發展,成為貨物集散地。

 

旅行Map

【旅行Map

 

  清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劉銘傳為台灣首任巡撫,開始推動台灣鐵路建設。清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年),邵友濂繼續把鐵路鋪設至大湖口,設立「大湖口火車碼頭」,有班車來往基隆與新竹,每天載客運貨,讓火車站附近人潮聚集。進入日治時期後,西元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完工,大湖口逐漸成為新竹北部的商業重鎮。西元1916年,當地以羅氏家族為主的鄉紳與富商於是開始興建「新街」,這條新街也就是今日的「湖口老街」。湖口老街落成後,大湖口顯得氣勢不凡,商業貿易往來絡繹不絕,「湖口驛」地區日益繁榮。

 

湖口老街上常見羅家門牌

【湖口老街上常見羅家門牌】

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

 

  然而好景不常,西元1929年,日本殖民政府認為經過老湖口的鐵道路段坡度太陡,加以路基不穩事故頻生,便將鐵路改從楊梅以西丘地,途經伯公岡(富岡)而到下北勢的新車站,此後人潮紛紛移往北方的新湖口,老湖口因此沒落。

 

湖口驛舊址「老湖口天主堂文物館」

【湖口驛舊址「老湖口天主堂文物館」】

 

  火車站的離去,讓一切從有歸零,商人們為了生存發展與事業經營,毫不留戀就離開了老湖口。湖口老街的璀璨終結,只留下兩排氣派的紅磚街屋,而山牆上曾經響亮的店號,則成為帶不走的時代見證。

 

紅磚街屋面牆

【紅磚街屋面牆】

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

 

  比起台灣其他知名度更高的老街,湖口老街給人一種寬敞清爽的感覺,充滿典雅氣派美的懷舊風情令人印象深刻。街道寬闊,兩邊洋溢紅磚風格的巴洛克樣式建築整齊排列,多為二層樓狹長店鋪住宅。一樓騎樓寬廣為拱廊形式、弧圈寬闊的拱型亭仔腳,二樓則開三扇窗,有鳳凰、獅身、花卉等精緻的雕刻裝飾,建築氣派優雅,反映了往昔曾經的繁華榮景。

 

紅磚風格巴洛克樣式街屋正面

【紅磚風格巴洛克樣式街屋正面】

湖口老街以拱型亭仔腳聞名

【湖口老街以拱型亭仔腳聞名】

一樓拱廊形式

【一樓拱廊形式】

 

  湖口老街全長約300公尺,西段靠近天主堂文物館,是最接近老火車站的地段,多為一層樓低矮建築,裝飾很少。此地有「復興戲院」,日治時期原為郵局,台灣光復後整修成電影院,現在則是客家餐館。

 

西段老街建築

【西段老街建築】

復興戲院

【復興戲院】

往東段湖口老街

【往東段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東段靠近三元宮,紅磚屋舍多為二層雕琢牌樓,此處即為湖口老街的成名地段了。三元宮主祀三官大帝,掌管天、地、水三界,相傳為中國古代之堯、舜、禹三位聖賢,為老湖口當地的信仰中心。

 

三元宮

【三元宮】

東往西看湖口老街

【東往西看湖口老街】

 

  西元1970年後,中山高速公路沿著舊鐵道路線興建,老湖口夾在國道高速公路與省道台1線之間,可通往楊梅與新竹市,交通算是十分便捷。現在的湖口老街逐漸轉往觀光發展,每逢假日可見遊客與商家聚集,曾經沒落的老街開始恢復生氣,為保存客家文化而努力。天氣晴朗的湖口老街上人聲鼎沸,美麗氣派的紅色磚牆光輝閃耀,彷彿又回到了老湖口昔日的那段輝煌歲月。(2014年三月)

 

撰文:BMC 校稿:黑雞

 

 

 

 

arrow
arrow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