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雙十連假家族港澳出國行,也是我第一次的香港旅遊,「食在香港」紀錄第一次香港美食之旅,品嘗港式燒臘、點心、菠蘿油、多士、沙嗲牛肉麵、鮮蝦雲吞麵、粵菜⋯⋯所有能想到的香港必吃美食,都要在香港道地吃一次!(2023年十月)

 

食在香港筆記合影

食在香港筆記合影

 

  第一次來香港旅遊,不巧颱風「小犬」竟然也從台灣跟了過來,港澳地區接連宣布「八號風球」,不僅不少景點或店家關門,電車、巴士交通營運也受到影響,打亂了原本的行程安排只好隨機應變。幸好還有一雙腿、一張嘴,也能風雨無阻享用香港美食。

 


 

港式燒臘

  說起香港美食首先一定會想到「港式燒臘」,三寶飯更是我最愛吃的便當選項之一。「燒味」是粵菜中的一種料理技術,肉類以燒、滷、醞、臘的方式用爐火燒烤而成,故燒味也稱燒臘,擁有獨特的鮮豔色澤、香氣和味道,包括叉燒、燒肉、燒鴨等令人耳熟能詳的菜色,是很受歡迎的香港美食。講究火候控制和醃製手法,很難在其他地方找到類似味道,所以香港必吃美食之旅首選道地燒臘!

 

港式燒臘櫥窗

港式燒臘櫥窗

 

  香港燒臘餐廳林立,隨處可選,店鋪櫥窗陳列各類燒臘肉品吸引饕客光臨,令人垂涎欲滴。指肥瘦均衡的豬肩肉以叉子放在火上燒熟,「叉燒」呈現軟嫩多汁、色澤鮮明、香味四溢的獨特味道,關鍵在於塗上紅色的叉燒醬燒烤,醬汁材料由生抽、蒜蓉、麥芽糖、南乳、五香粉、酒等調製而成。

 

叉燒、燒肉(燒腩)拼盤

叉燒、燒肉(燒腩)拼盤

 

  「燒肉」的食材同樣為豬肉但口味迥異於叉燒,又稱「燒腩」,選用豬肋骨最為肥美可口的部分燒製而成,呈現皮脆且多脂肉厚的特殊口感,是燒臘人氣菜色。「燒乳豬」則特別指以未斷奶的乳豬燒烤而成的燒豬肉,肉質鮮嫩且甘甜,是台灣燒臘店不常吃到的菜色。

 

燒鴨、燒乳豬拼盤

燒鴨、燒乳豬拼盤

葵涌「百匯酒家」:正宗燒乳豬

葵涌「百匯酒家」:正宗燒乳豬

 

  「燒鴨」則是把一整隻填滿調味料的鴨掛進炭爐,以木炭高溫燒烤,皮脆有光澤且汁多,再搭配醬汁食用。「燒鵝」同樣是台灣燒臘店少見,卻是香港燒臘必備的菜色之一,燒製方式與燒鴨大致相同,這次來香港終於第一次嘗鮮。

 

燒鵝、燒墨魚拼盤

燒鵝、燒墨魚拼盤

 

  另外還吃到以燒臘調製的「燒墨魚」,其他菜品還有油蔥雞、臘肉、香腸等。最後特別補充說明一下,「燒雞」竟然不是香港燒臘餐廳的主要菜品,「蜜汁雞腿」也是台式燒臘的自創菜色,而「三寶飯(叉燒、燒鴨、油蔥雞)」更只台式燒臘自己的說法,在香港並無特此組合。

 

港式燒臘全餐上桌

港式燒臘全餐上桌

中環「華豐燒臘」

中環「華豐燒臘」

 


 

港式點心

  「港式點心」則是繼續想到的香港必吃美食,又稱港式飲茶、廣式點心,菜品份量小而精緻,包括包點、燒賣、粉腸、米製品及肉類等,以蒸煮方式料理並以「竹製小蒸籠」盛裝上桌為特色,不僅用料精博、品種繁多,口味更是清新多樣、甜鹹葷素兼備,口感清爽。各款花式美點令人眼花撩亂、百食不厭。

 

港式點心上桌

港式點心上桌

港式點心菜單

港式點心菜單

享用港式點心合影

享用港式點心合影

 

  香港必吃道地點心,「叉燒包」為達成目標首選,當然除了黃秋生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叉燒包也是令人耳熟能詳、代表香港特色的看板美食之一。以餡包裂開露出餡料滲發叉燒香味為特徵,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成調味餡料,外部再包裹麵粉,放入蒸籠蒸熟,形成軟滑剛好的口感。

 

蠔皇叉燒包

蠔皇叉燒包

叉燒包內餡

叉燒包內餡

 

  「流沙包」港式點心另一項特色包點,以內餡流出濃滑奶香而著名,最初配方主要為鹹蛋黃,後來則形成各家配方,如今多數是以奶油、雞蛋、牛奶、糖、麵粉、玉米澱粉及卡士達粉等製作卡士達餡為主。

 

奶皇流沙包

奶皇流沙包

流沙包內餡

流沙包內餡

 

  「燒賣」也是港式點心的特色看板美食,是一種以燙麵(以開水和成的半熟麵團)為皮帶餡上籠蒸熟的小吃,不僅在香港也是中國各地常見的料理方式,內餡包括豬肉、牛肉、蝦、魚漿等多種選擇,比較特別的還有直接包一顆鵪鶉蛋。擀開麵團皮薄而不平,中間放餡卻不包封,由下向上一提即可成型。蒸熟後形若杯,底為圓,腰收細,頂部開口為花邊,以一口吃完為大小標準。

 

鴛鴦燒賣:鮮蝦與牛肉餡

鴛鴦燒賣:鮮蝦與牛肉餡

粵廚蝦餃皇:蝦餃燒賣

粵廚蝦餃皇:蝦餃燒賣

鵪鶉蛋燒賣

鵪鶉蛋燒賣

 

  「腸粉」為香港廣東著名米食,使用米漿及澄麵製成的透明、捲狀宛如腸條的食物,外觀看起來有一點像台灣粄條。腸粉口感柔嫩有彈性,傳統以碎牛肉、魚片、鮮蝦仁或廣東叉燒為包餡,蒸熟後捲成長條、切段,灑小蝦米和蔥花上碟。還有一種混入粉條與其他食材一起蒸熟再淋入醬汁的「陳村粉」,發源於西元1927年廣東順德陳村,以精細講究的工序,有別於一般腸粉,製作出特別薄、爽、滑、軟為特色的米粄粉條。

 

紅米銀蘿脆皮腸粉

紅米銀蘿脆皮腸粉

排骨陳村粉

排骨陳村粉

醬皇蒸鳳爪

醬皇蒸鳳爪

 

  「鳳爪」在港式點心中一般是指先炸後炆、色澤紅潤的雞爪,盛於小碟裝蒸籠裡面蒸熱後上桌。另外還有品嘗米漿混和白蘿蔔絲煎熟的「煎蘿蔔糕」、薄麵皮捲上餡料油炸的「炸春卷」、豆腐皮包鮮肉的「鮮竹卷」、牛肉丸放在豆腐皮上再蒸熟的「山竹牛肉球」等點心品項,雖然各道點心菜品小量精緻但加總起來份量龐大,足夠讓我們好好飽饗一頓。

 

香煎蘿蔔糕

香煎蘿蔔糕

木耳香芹春卷

木耳香芹春卷

蠔皇鮮竹卷

蠔皇鮮竹卷

蠔皇鮮竹卷斷面秀

蠔皇鮮竹卷斷面秀

香茜牛肉球

香茜牛肉球

油麻地「粵廚」

油麻地「粵廚」

 


 

菠蘿油

  「菠蘿油」為橫向切開菠蘿麵包夾住一片厚切牛油的三明治吃法,因為熱量及膽固醇驚人又有「邪惡菠蘿油」之稱。「冰火菠蘿油」則是以剛出爐的熱菠蘿麵包夾住冰凍牛油,因為餘熱會把牛油融於麵包內,使麵包夾層被染成金黃。濃厚油香搭配菠蘿麵包脆皮的組合好滋味,常搭配奶茶或凍檸茶作為早餐或輕食小點。「凍檸茶」就是冰飲檸檬紅茶,英國殖民時期傳入的英式紅茶喝法,也可熱飲,在香港餐館比較特別的是會把檸檬切片直接泡入茶杯中端上桌,檸檬皮澀味較重。

 

菠蘿油

菠蘿油

凍檸茶

凍檸茶

奶茶

奶茶

港式早餐:菠蘿油、烤多士、沙嗲牛肉麵

港式早餐:菠蘿油、烤多士、沙嗲牛肉麵

 

多士

  「多士」就是土司的香港譯音漢字,厚切土司烤得酥脆,搭配塗上花生醬、牛油、煉奶,或是淋蜂蜜,夾火腿、炒蛋、肉片等,簡單早餐口味多樣。蜂蜜滲入烤得酥脆的土司片尤其對味,味道令我驚豔。

 

厚切花生醬多士加牛油淋蜂蜜

厚切花生醬多士加牛油淋蜂蜜

 

沙嗲牛肉麵

  「沙嗲牛肉麵」則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香港早餐,據說是人氣選項。為什麼香港早餐會有沙嗲牛肉麵?原來是十九世紀末期潮州人移民香港所帶來的,口味濃烈剛勁的沙茶湯頭牛肉麵,成為一日工作的精力來源。沙嗲牛肉好吃但麵卻是泡麵口感,加上湯頭口味感覺像台灣的統一肉骨茶麵。

 

沙嗲牛肉麵

沙嗲牛肉麵

油麻地「紅茶」

油麻地「紅茶」

 


 

鮮蝦雲吞麵

  宣布八號風球的夜晚,我們尋覓街道還有營業的餐廳,有賣鮮蝦雲吞麵就吃這家吧。「鮮蝦雲吞麵」是香港代表性美食之一,雲吞餡和鮮蝦、豬肉、蛋等材料豐富,一口咬下鮮彈可口,麵條為鴨蛋竹昇麵富有咬勁,而濃郁湯頭則以豬骨、蝦殼和大地魚粉末長時間熬製而成,雖然看起來只是簡單的一碗麵但料理工序卻很講究。

 

鮮蝦雲吞麵

鮮蝦雲吞麵

 

粵菜美食

  「粵菜」即廣東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食在香港當然也不能錯過。粵菜料理包羅萬象,特點在於著重表現食材原味,只用很少量的香料,也很少有刺激性的辣味菜式。粵菜認為使用香料的目的在掩蓋不新鮮,所以處理新鮮食材清蒸是最好的烹調方式,以「清蒸紅魚」、「清蒸鮑魚」等海鮮菜式,只需加少量醬油、薑和蔥,帶出自然的鮮甜味就很好吃了。

 

葵涌「百匯酒家」:清蒸紅魚

葵涌「百匯酒家」:清蒸紅魚

葵涌「百匯酒家」:清蒸鮑魚

葵涌「百匯酒家」:清蒸鮑魚

 

  據說是吃粵菜的簡單法則:使用香料比重和食物新鮮度成反比,香料味道越少表示越新鮮。粵菜中運用香料種類廣泛,薑、蔥、糖、鹽、醬油、米酒、油、滷水等,烹調腥味較重或比較不新鮮的食材則會多加大蒜入味,還有五香粉、白胡椒粉等。

 

銀魚仔鹹魚正肉餅

銀魚仔鹹魚正肉餅

波蘿咕嚕肉

波蘿咕嚕肉

四季豆椒鹽肉排

四季豆椒鹽肉排

 

  香港餐館還有流行一道主菜配一碗白飯的「中式速食」吃法,主菜以蒸、炒、炸、滷、燒味等「粵菜」料理方式,蝦膏、魚露、蠔油、豉油等調味特色。「銀魚仔鹹魚正肉餅」吃起來肉質彈牙像台灣扣肉,「波蘿咕嚕肉」甜酸芡汁炸肉口味,「四季豆椒鹽肉排」葷素食材結合快炒入味,不論何種菜色都總帶有一種獨特的鮮甜滋味。食在香港筆記粵菜只冰山一角,留待爾後再細細挖掘。

撰文:BMC 校稿:黑雞

 

油麻地「銀龍」

油麻地「銀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衡 的頭像
    阿衡

    阿衡的探秘地圖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