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屏東瑪家秘境探路@獅王瀑布探勘》之後,再次印證瑪家秘境之美確實引人入勝,然而「獅王瀑布」探秘之旅尚未結束,近年來在舊筏灣未開放入山,經瑪家道路、山路下切,「走陸路」前往獅王瀑布目前是不可行的情況下,「走水路」於是成為這次重返獅王瀑布所規劃的探勘路線-枯水期經隘寮南溪、射鹿溪逆流而上,加上路途遙遠故安排重裝溯溪野營兩天一夜。(2021年一月)
【屏東瑪家秘境探路-重返獅王瀑布】
獅王瀑布位於屏東縣瑪家鄉、隘寮南溪支流射鹿溪流域,屬於瑪家秘境瀑布群之一,是瑪家所有秘境瀑布之中位置最下游的瀑布。射鹿溪發源於北大武山西北麓,往北流經旗鹽主山、太古拉筏瀑布、獅王瀑布之後至旗鹽山匯入隘寮南溪續往西下游,再匯合隘寮北溪成隘寮溪進入高屏平原。重返獅王瀑布重裝溯溪野營兩天一夜的探勘路線,從隘寮溪溯溪起點到獅王瀑布單趟里程約15公里,沿途海拔高度H90m~380m。
【溯溪野營兩天一夜獅王瀑布GPS記錄Map】
Day1-重裝溯溪至射鹿溪野營地記錄
省道台24線東行至屏東縣內埔鄉北門社區堤防道路盡頭,山川琉璃吊橋就橫跨在隘寮溪上方。停車整裝之後下堤防邊坡踏上河道,開始溯溪起點走水路重返獅王瀑布之旅。正值冬季枯水時期,隘寮溪河床平坦寬闊且多可乾地而行,只偶爾數次簡單渡溪。從北門社區堤防道路起點東行至隘寮北溪匯口、溯溪健行里程約5K開始進入隘寮南溪,原本巨廣的河道規模較為縮小,原始大河谷搭配山巒遠峰的美麗風景則逐漸呈現。
【北門社區堤防道路溯溪健行起點】
【隘寮溪溯溪健行風景】
【隘寮溪溯溪健行風景】
【隘寮北溪匯口】
【續入隘寮南溪方向】
【好茶道路終點附近河床】
好茶道路終點位於溯溪健行里程約5.8K處,從這裡開始可沿著明顯被車輪壓出的河床路徑繼續上溯。「好茶道路」為昔日通往好茶部落的產業道路,後因天災損毀,如今只留存「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終點下隘寮南溪河床」前半段約5公里路面,後半段則荒廢在隘寮南溪河谷之中。
【續行隘寮南溪河床車輪路徑】
【隘寮南溪溯溪健行風景】
【河床車行終點】
沿著河床車輪路徑及好茶道路遺跡續行、溯溪健行里程約9K來到河床車行終點,北面河岸山上即為「好茶部落」遺址,又見此處停放不少車輛,推測應是前往更深山「舊好茶部落」的團客所留,至此才知原來隘寮南溪並非杳無人跡。河床車行終點之後已無車輪路徑,我們只能沿著原始河床繼續上溯。
【河床車行終點之後繼續上溯】
【隘寮南溪原始河床風景】
【隘寮南溪河階地形】
溯溪健行里程約11K附近,此地為隘寮南溪一處河道大轉彎,在進入大彎之前兩岸有非常壯觀的河階地形,河床砂石堆積成一層層高聳直壁彷彿階梯排列,這是地殼抬升及河床侵蝕所造成的地質景觀。「隘寮南溪河階地」最高可達三階,每一階上為等高線台地,面對層層河階,本來以為可以爬上台地直接切入走捷徑縮短路程,沒想到上去之後亂走一通,才發現這裡草木叢生無明顯可行路徑,我們因此迷路了1小時,最後只好硬下河階地返回河邊。溯溪健行除非確定有岸行路徑,若走探勘不確定路線基本上還是沿著河道走就好,這是經歷隘寮南溪「迷路河階地」所學到的寶貴經驗。
【隘寮南溪「迷路河階地」】
【隘寮南溪「迷路河階地」台地地貌】
【下河階地返回河邊】
【隘寮南溪「大爛壁」】
硬下河階地返回河邊,正好臨近隘寮南溪河道大轉彎之處,只見對岸橫陳一幅「大爛壁」地景,這應該是昔日天災時大規模山壁滑坡崩塌之後所造成,不穩定的地質環境呈現了一片狼藉的詭異氛圍。關於「大爛壁」待我們返程回來時再來聊聊。離開「大爛壁」繼續上溯,隘寮南溪河谷變得更為狹縮,兩岸陡峭絕壁直接升起,如此壯觀景象令人驚嘆。以為人跡罕至,我們卻又發現野營爐灶和四方桌疊石,表示這裡雖然河谷原始卻仍有人跡。
【離開「大爛壁」續溯隘寮南溪】
【發現野營爐灶】
【發現四方桌疊石】
【隘寮南溪兩岸陡峭絕壁】
【隘寮南溪與射鹿溪匯口】
「射鹿溪匯口」位於溯溪健行里程約12K處,河道一分為二左右「旗鹽山」居中,左河道去隘寮南溪更上游不取,我們往右河道往南續入射鹿溪。除了旗鹽山,射鹿溪匯口還有「大岩坡壁」一襲壯觀的斜岩坡面可作為地標,我們從此離開隘寮南溪進入射鹿溪續行。
【「大岩坡壁」休息】
【入射鹿溪匯口回看「大岩坡壁」】
【離開隘寮南溪進入射鹿溪】
【射鹿溪河床風景(乾地)】
【射鹿溪河床風景(溪流)】
【射鹿溪溯溪】
進入射鹿溪之後,不僅河床岩石更大顆而且河道坡度更陡,崎嶇溯路讓重裝溯溪健行變得更辛苦,直到一處溪流水潭平靜寬闊宛如小湖泊、岸邊有一塊平坦小沙地,由於溯溪一整天筋疲力盡加上天色已晚,我們於是決定在此野營。
【抵達「射鹿溪野營地」】
【「射鹿溪野營地」高壁小瀑布】
位於溯溪健行里程約14K,距離獅王瀑布僅剩下1公里,「射鹿溪野營地」座落射鹿溪畔,為一高壁小瀑布匯流處故水潭寬闊,不僅取水方便且有腹地可紮營,周遭溪谷靜謐、潭水清幽,別有一番獨特溪畔風情。從北門社區堤防道路溯溪起點經隘寮溪、隘寮南溪、射鹿溪至野營地,總耗時約7小時。搭營晚餐之後黑夜降臨,我們入帳休息睡覺,準備明早輕裝往返獅王瀑布。
【射鹿溪畔野營】
【第一次野營煮飯:香腸菇菇炊飯】
【「射鹿溪野營地」溪畔風情】
Day2-輕裝溯溪重返獅王瀑布
晨曦天色微明,溪潭寬廣清幽,或又溪床大石散布,潭面如鏡反射,呈現遠處被陽光照亮的山巒綿峰的倒影,在射鹿溪畔竟能欣賞如此美麗山水之景令人驚艷。吃完早餐,陽光因山谷角度仍未照入射鹿溪河谷,我們趁早動身離開野營地,輕裝溯溪續往上游前進獅王瀑布。
【射鹿溪畔美麗山水之景(往北方)】
【射鹿溪畔美麗山水之景(往南方)】
【離開野營地續入射鹿溪上游方向】
【輕裝溯溪橫渡射鹿溪】
【射鹿溪河谷風景】
【仰望射鹿溪河谷山壁】
【即將抵達獅王瀑布】
清晨射鹿溪河谷氛圍舒適怡人,雖然河床堆石還是很大顆,經過一夜休息加上輕裝溯溪,腳步走跳溪床之間顯得輕盈暢快。仰望高壁、划過右彎、輕掠潭水之後,熟悉的山谷背景就在前方,向前衝刺、登上巨石,一座廣闊碧綠的瀑布潭水展現眼前,我們終於抵達獅王瀑布。從射鹿溪野營地至獅王瀑布耗時約半小時。
【抵達獅王瀑布】
【獅王瀑布前登巨石合影】
【前往獅王瀑布瀑潭邊】
【獅王瀑布】
溯溪健行里程終點15K,「獅王瀑布」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射鹿溪流域,是瑪家秘境瀑布群中位置最下游的瀑布。獅王瀑布河谷地勢平緩,最大特色是坐擁廣闊碧綠的瀑布水潭,估計長將近100公尺,寬約50公尺,潭邊淺灘可見水下卵石,但再往水潭中央去似乎就深不見底了。
【獅王瀑布潭邊合影】
【獅王瀑布水潭】
獅王瀑布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滑水道瀑布水落,兩旁巨岩巍巍形成山谷夾壁裂隙構造,中間則被切割出一條狹窄滑瀑水道,瀑布水落就從狹窄水道上滑下來注入碧綠深潭,高度估計可達30公尺。除了最底下的瀑布水落和廣闊水潭,在獅王瀑布上方夾壁裂隙之中還可隱約窺見白色水花穿流,呈現一幅獨特美麗的秘境瀑布風景。
【獅王瀑布水落】
【獅王瀑布旁山獅頭】
記得初訪獅王瀑布時水潭前方是沙洲廣闊,不僅小圓石平坦堆積而且腹地廣大,然而這次重返卻見大小亂石密布堆疊,地景變化非常巨大,不禁有感滄海桑田,故人依舊啊!重返獅王瀑布秘境,沉澱人生喧囂,原本奔騰落下的水流變得無聲匯聚,仰望山勢雄偉,瀑布旁山輪廓好似一顆獅頭,這就是「獅王」之名的由來……
【重返獅王瀑布秘境】
【影片:溯溪野營重返獅王瀑布】
Day2-返程
離開獅王瀑布踏上返程,陽光高升宛如簾幕緩降逐漸灑入溪谷,讓我們又見到不同來時的溯溪之美。重返獅王瀑布達成,返回射鹿溪野營地收拾整裝,我們踏上返程歸途。
【陽光逐漸灑入射鹿溪河谷】
【返回射鹿溪野營地】
【返程見射鹿溪乾枯河床堆石紋理】
【返回射鹿溪匯入隘寮南溪處】
【返回「大爛壁」續往下游方向】
返回隘寮南溪「大爛壁」,我們遭遇一隊人馬竟正從爛壁缺口上走下來,經詢問是由「舊好茶」下來的團客,原來這就是前往舊好茶部落的登山口。舊好茶部落曾是昔日魯凱族祖居地,後來族群遷至好茶部落,又因八八風災遷至禮納里至今,現在的舊好茶雖已人去樓空卻仍有完整的石板屋保存。在知道來龍去脈之後,好茶部落、舊好茶部落之行或許可開始醞釀計劃了……通過大爛壁走右岸路徑即能回到車行終點。
【回看「大爛壁」景觀】
【返回車行終點】
【隘寮南溪河床進入好茶道路】
【好茶道路返程】
【好茶道路途中眺望隘寮北溪匯口】
沿隘寮南溪河床原路回到車輪路徑終點,我們改走好茶道路返程,好走的產業道路不僅減輕了長途重裝跋涉的負荷,還能居高臨下眺望隘寮南溪壯闊的河谷風景。進入好茶道路行約3.8公里到富谷灣,再搭遊園車偷吃步1.9公里返回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入口。從射鹿溪野營地經射鹿溪、隘寮南溪再走好茶道路返程至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入口,總耗時約6小時。
【抵達富谷灣】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入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