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訂為朝聖之旅」,雖然有點誇張,然而日本棋院」為我嚮往希望總有一天能造訪的一個地方,在200936日旅遊日本東京時終於如願以償。日本棋院成立於1924年,由當時日本兩大圍棋組織「本因坊」和「方圓社」,在財閥大倉喜七郎的協調下合併而建立。 

 

日本棋院

【日本棋院】 

 


 

  小時候愛看圍棋書,棋理技藝仍懵懵懂懂,不過我卻開始接觸了圍棋的歷史故事及人物,尤其對日本圍棋的知識認識不少。雖然近年韓國和大陸的圍棋強盛,日本反而在國際賽場上力不從心,但台灣早期(1980年代)以世界文物出版社為大宗,從「圍棋叢書」系列到「名局細解」系列,都是日本圍棋書籍的翻譯本,作者皆為日本著名的職業棋士。日本棋院對於推廣圍棋不遺餘力,定期會指派職業棋士編寫圍棋書,內容除了教學相關外,也包含雜談、歷史、感想、自戰解說等等,以不同視野提升趣味,增加讀者學習圍棋的興趣。

 

  經由BRANFORD的分享與說明,現代圍棋運動能夠從日本發揚海外,在東亞興興向榮,甚至邁入國際,除了功不可沒的日本棋院,還得有賴於超強的日本出版產業以及夠多的日本圍棋迷,撐起了圍棋市場,讓好書源源不絕面世。此外,早年台灣圍棋的普及與推廣,可能還帶有好運成分,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書籍沒有版權或著作權的問題,使得世界文物出版社付梓許多日本圍棋的出版品,讓有福氣的台灣圍棋愛好者能夠看到優質好書。當然,講日本圍棋史和雜談經典的台灣作者沙濟琯先生,也該在台灣圍棋推廣史上留下一筆。

 

世界文物出版社圍棋叢書

【世界文物出版社圍棋叢書】 

 

  隨著一本本圍棋書,我認識了許多圍棋棋士,如天才棋士吳清源、二枚腰林海峰、剃刀坂田、攻擊的加藤正夫、大竹美學、宇宙流的武宮正樹、東坡棋的藤澤朋齋、人間電腦石田芳夫等等,幾乎都是二十世紀中葉著名的日本棋士。與其說我對圍棋好奇,倒不如說是對書本裡的圍棋小故事著迷,棋人軼事、王座對決的張力、優雅卻緊張的對局氣氛、戰後的日本社會以及民眾的熱情,透過小品專欄穿插在每一步棋的詳細解說之中,娓娓道出圍棋與人之間、如棋盤上交織關係的錯綜複雜。我似乎被撥入了黑與白的無底叢洞,逐漸身陷著迷。

 

吳清源名局細解

【吳清源名局細解】

 

  或許,很多人是因為看了漫畫棋靈王而對圍棋產生興趣,我卻是因為書中的字句,而喜歡上圍棋古意氣息。安靜沉著蘊含無限智慧的話語,細細呢喃在方正交會的格線上,棋子從空曠虛無之處逐漸佈滿在棋盤每個角落,黑色與白色開始發亮,散佈深沉思緒,扭轉關鍵時刻,創造出自我存在價值。雖然只是十九路的小小棋盤,卻擁有無限的徜徉空間。

 

  因為小時候的自學來源,皆為世界文物出版的日本圍棋書,所以我的圍棋算是師法於日系,基於某種程度的耳濡目染,好比回教徒對於耶路撒冷,我的圍棋對於日本棋院也有這樣的朝聖情感。日本棋院創建了現代圍棋,誕生了許多偉大的棋士和名局,這樣充滿歷史意義的地方,怎能不去見識參訪呢?

 


 

 

日本棋院會館

【日本棋院會館】

 

  走出市谷車站,當天下著綿綿細雨。與友人依地圖指示繞進一條小巷子右轉,然後沿坡道往上爬,瞧見一棟外牆標示日本棋院会館的白色六層樓建築物,懷著藏不住的興奮心情,我終於來到日本棋院。

 

玄關大門

【玄關大門】

 

  進入一樓玄關的玻璃大門後是會客大廳,電視正在播放圍棋教學節目,一樓另有兩間弈棋教室但沒有開放。大廳中除了看板介紹和圍棋新聞,也有相關文物與棋書,並陳列日本棋院創建人大倉喜七郎與日本最後的名人本因坊秀哉的雕像。

 

會客大廳

會客大廳】

本因坊秀哉(左)與大倉喜七郎(右)雕像

【本因坊秀哉(左)與大倉喜七郎(右)雕像】

 


 

 

  從電梯旁邊的樓梯走去地下室,則是圍碁殿堂資料館」,展示了許多日本圍棋相關的文物與史料。十五坪大的館藏室映入眼簾,不禁令人緬懷過去、悠悠神往,這個珍貴的圍棋歷史寶庫,正等待我們進去仔細探索挖掘……

 

圍碁殿堂資料館

【圍碁殿堂資料館】

 

  首先看到的是圍棋觀戰記」報紙版面。日本棋戰多是由報社所主辦的新聞棋戰,在沒有電視轉播與電腦網路的時代,棋局進程是在報紙上分期連載的,棋迷要知道棋局內容就得買報紙看,每次刊載數手棋的圍棋譜並附文感想與解說,此乃圍棋觀戰記。寫觀戰記的記者不但懂圍棋,文筆也好,可近距離與對局棋手接觸,他們所寫下記錄的文字宛如實況轉播,彌補讀者無法親臨現場觀賽的遺憾。

 

名人引退棋戰與川端康成

【名人引退棋戰與川端康成】

 

  這張珍貴的報紙,是昭和13年(1938年)東京日日新聞「本因坊名人引退觀戰記」版面。本局是日本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名人、留名青史的引退棋,由日本大文豪、川端康成撰寫觀戰記。持白的秀哉名人已經64歲,而持黑的木谷實則為當時頂尖的青年棋士。29歲的木谷實在「名人引退棋挑戰者選拔賽」中,擊敗眾多棋士、脫穎而出,獲得向秀哉名人挑戰的資格(編按肥鳥:選拔賽最後是由6人決選而出,其他5人分別為瀨越憲作、鈴木為次郎、加藤信、久保松勝喜代、前田陳爾)。這場象徵世代交替的轟動棋局,因為秀哉名人健康狀況不佳、不斷打掛,全局前後歷時半年才下完,結果為黑棋5目勝。雖然失著惜敗,但白棋總體運籌巧妙,足以反映晚年名人爐火純青的精湛棋藝,本局被視為秀哉一生的傑作。報紙旁則展示了川端康成根據自己的觀戰記,所寫下的著名小說「名人」。

 

本因坊秀哉名人(右)引退棋

【本因坊秀哉名人(右)引退棋】

 

  一旁的陳列櫃中則展示了棋戰現場的紀錄棋譜。最令日本圍棋引以為傲的貢獻,除了發揚圍棋,應該就是棋譜的記錄和保存。最早的日本圍棋譜可追溯到800年前,到現代百花齊放的圍棋比賽,皆留下了數量可觀且詳實的棋譜記錄。圍棋譜不但讓名局流傳千古,更是棋士嘔心瀝血的藝術結晶,象徵文化的建立傳承,以及人類心智的價值證明。

 

棋戰現場的棋譜紀錄

【棋戰現場的棋譜紀錄】

 

  資料館中央的桌櫃內則放置了御城棋模型與棋譜。模型和室中兩位參賽者正在對弈,將軍和家臣則在一旁觀賞,可以想像當時對局那種嚴肅端裝的棋爭氣氛。「御城棋」又稱天覽碁,是日本德川幕府年代的傳統圍棋賽事,參賽者必須為代表「本因坊家」、「井上家」、「安井家」與「林家」等「圍棋四大家」的上手棋士。一般認為御城棋開始於1626年、1864年結束,這200多年之間,御城棋是圍棋四大家交鋒的重要舞台,在競爭基礎上推動了近代日本圍棋的水準與發展。

 

御城棋模型

【御城棋模型】

御城碁譜

【御城碁譜】

 

  1849年,本因坊秀策開始在御城棋出賽,此後創下了御城棋19局全勝的紀錄,被譽為「為御城碁而生的棋士」秀策流華麗堅實的棋風,在黑棋沒有貼目的時代是天下無敵,曾經有一次下完棋,別人問誰贏,秀策說「我拿黑棋」,成為秀策的必勝名言。日本漫畫「棋靈王」的虛構故事中,藤原佐為曾附在秀策身上,佐為的棋即為本因坊秀策的棋。

 

棋靈王

【棋靈王】

 

  資料館中另有陳列許多關於圍棋的珍貴字畫與文物,表現日本重視圍棋的典雅態度,圍棋已成為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圍棋的字畫文物

【圍棋的字畫文物】

圍棋的字畫文物

【圍棋的字畫文物】

 

  展示櫃中還有吳清源與本因坊秀哉的木製簽名棋桌,不知是否為秀哉與吳清源對弈過的棋桌,相當珍貴。

 

吳清源與本因坊秀哉的木製簽名棋桌

【吳清源與本因坊秀哉的木製簽名棋桌】

吳清源

【吳清源】

 

  吳清源有「昭和棋聖」美譽,中國人,少年赴日後便稱霸日本棋壇數十年,被稱「現代圍棋第一人」,為現代圍棋開創了新布局時代,顛覆傳統的圍棋布局思維,讓圍棋朝向更廣闊奔放的天地邁進。昭和8年(1933年)讀賣新聞主辦「日本圍棋選手權戰」,最後19歲的吳清源優勝,獲得與秀哉名人對弈的榮譽。當時正值中日關係險惡的國際情勢,這盤棋除了籠罩著中日對抗的色彩,「傳統」的秀哉名人與「新布局」的吳清源,也代表了日本圍棋新舊的矛盾與傳承,結果在充滿爭議的情況下,持白的秀哉以2目獲勝。這盤永留棋史的「三三、星、天元」,成為圍棋史上的劃時代傳說。

 

秀哉名人與吳清源(右)

【秀哉名人與吳清源(右)】

三三、星、天元

【三三、星、天元】

 

  資料館的另一角落,則為日本歷代本因坊的介紹與文物,尤其一件本因坊「戰服」飄然而立,恍若本因坊又重現於世。「本因坊」原意指圍棋四大家之一的本因坊家,共世襲了二十一世,日本江戶時代,代表圍棋最強者的名人共有10位,本因坊家就有7位,足見本因坊之名早已象徵了日本圍棋的最高榮譽。與「名人」一樣,1939年,秀哉將「本因坊」之名捐出作為頭銜戰名,即為現在日本七大頭銜圍棋賽之一的「本因坊戰」。

 

本因坊的衣服與文物

【本因坊的衣服與文物】

 

  90年歷史的日本棋院,資料館中還展示許多常在書上看到的著名歷史照片。另外,「宇宙中下的圍棋」棋譜也很有意思。

 

宇宙中的碁

【宇宙中的碁】

 

  彷彿是迫不及待地到處搜刮般,在拍了許多照片之後,我們才發現原來展覽室是不能拍照的,但也沒有管理人員來制止,於是順便在此留念了下棋的英姿。

 

下棋英姿

【下棋英姿】

 


 

  參觀完地下室的資料館,接著上去日本棋院二樓,二樓是大眾對局場和紀念品販賣部,場地寬廣,設有許多棋盤和座位供人對弈。恰巧當天有比賽,我們和服務人員溝通之後便進去逛逛了,不過竟然都是歐巴桑和歐吉桑在下棋。看著白髮蒼蒼的老人們下棋,有感於圍棋在日本文化和社會中的源遠長流、生生不息,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日本棋院二樓

【日本棋院二樓】

專注對弈的老伯伯

【專注對弈的老伯伯】

 

  我在販賣部挑了一把吳清源題字的扇子「闇然而日章當紀念品。闇然而日章」,意思是勤奮不懈地努力研究。

 

闇然而日宇

【闇然而日章】

 


 

  三樓是圍棋教室,也有一群老人在上課,另外有高級對弈室,有一位男子與老人在下指導棋,不曉得這位男子是不是職業棋士。與都是小孩子在學圍棋的台灣教學現況比較,有種莞爾的氛圍,日本人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或許能預防老人癡呆症也說不定。

 

日本棋院三樓教室

【日本棋院三樓教室】

 


 

  四樓為行政人員辦公室。日本棋院五樓則是特別對弈場「幽玄之間」,為棋戰專用的對局場地。想到許多著名棋士曾經在此絞盡腦汁、廝殺搏鬥,留下千古名局,不禁令人悠然神往。

 

幽玄之間

【幽玄之間】

 


 

  棋院六樓是劒持研究會」,當時還以為或許與加藤正夫有關(加藤正夫的本因坊稱號為劒正),但後來經BRANFORD指正說明,才知道原來是由一位姓劒持的職業棋士(劒持丈)所開設的研究會。日本棋院六樓有好幾間大廣間對弈廳,有時提供多人比賽弈棋,或者舉辦圍棋研討活動,每間對局室都有和圍棋典故相關的名字,而劒持研究會就在「爛柯」之間舉行。

 

  既然提到加藤正夫,就簡介一下他的事蹟。加藤正夫為日本著名棋士,獲得頭銜無數。2004年出任日本棋院理事長,大刀闊斧進行了制度改革工作,緩和日本棋院的經濟赤字,成為加藤正夫晚年對日本圍棋界的最大貢獻,並於同年12月去世,享年57歲。

 

日本棋院六樓

【日本棋院六樓】

 


 

  參觀一趟下來,日本棋院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宏偉與壯麗,然而此地卻孕育了許多著名棋士,感動了每顆棋魂心靈,發揚了近代圍棋盛世,讓我深深緬懷其中而流連忘返。再會了,日本棋院。

 

撰文:BMC 校稿:BRANFORD

 

日本棋院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區五番町7-2

 

 

 

arrow
arrow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