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給朋友的明信片是一張俯瞰街區的黑白照片,也許那是在二戰年代的背景,雄偉的西教堂鐘樓旁只有一棟樓房被繪上了色彩。用鏡頭的高度展現歷史的深度,和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其他房屋一樣,「安妮之家」坐落在城市運河畔,但原本隱藏在這棟房子內的故事,已成為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見證而永遠流傳。

 

安妮之家明信片

安妮之家明信片

 

  『藏著努力奮鬥的生命,那永不殞落,吸引大排長龍之瞻仰。』寫上明信片的一段文字,也說明安妮之家(Anne Frank Huis)總是一直吸引無數人潮前來。傍晚時分,阿姆斯特丹的夏季天空還是好亮,依地圖指示來到安妮之家,人潮沿王子運河(Prinsengracht)畔已經排到西教堂(Westerlerk)後面了。(2015年七月)

 

「安妮之家」入口

「安妮之家」入口

 

  跟我們一樣的許多人,寧願大排長龍兩小時也要進入安妮之家參訪,不僅是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在二次大戰期間的藏身處,這裡更是她寫下家喻戶曉的《安妮的日記荷蘭文Het Achterhuis;英文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的地方。

 

運河畔安妮之家和西教堂鐘樓

運河畔安妮之家和西教堂鐘樓

王子運河遊船

王子運河遊船

 

  阿姆斯特丹街道上遊客熙攘,運河遊船穿梭,看似繁華美麗的城市風景之中,卻藏有一段悲傷的過往歷史。西元1933年,希特勒開始掌權並迫害猶太人,隔年安妮全家只好從德國逃到荷蘭在阿姆斯特丹住了下來。1940年五月,德軍佔領荷蘭同時也將反猶政策帶到這裡。為了逃避種族迫害,1942年七月6日,安妮和父親、母親、姊姊一家被迫躲藏在「王子運河263號」、安妮父親原本經營的公司大樓裡,也就是現在的「安妮之家」。後來范佩爾斯一家三口與牙醫普費弗先生也一起藏了進來,總共8人就躲藏在這片狹小侷限的空間之中。

 


 

  參觀安妮之家是禁止攝影的,但反而更能讓遊客專心投入安妮的世界,對有幸活在安逸時代的我們而言,曾經在日記中出現的模糊場景終於開始有了明顯輪廓。「安妮之家」一樓為當年安妮父親公司的倉庫,倉庫工人就在倉庫裡為公司製作果膠、磨製胡椒和丁香等香料產品。

 

  繼續走上二樓來到辦公室,4位職員辦公於此並幫助安妮等人藏匿,負責提供食物、衣服、書籍和報紙。這是一個日益艱難的任務,而且庇護猶太人會受到非常嚴重的懲罰,但他們的勇氣與作為表彰了人類為善的最佳典範。

 

  三樓的儲藏室作為保存香料的地方,因為香料不能被陽光照射,所以窗戶塗上了油漆,從外面就看不到房子裡面了。這裡設有安妮之家的建築模型,三樓被分成兩半,前面為儲藏間,後面則是密室躲藏之處,可轉動的書櫃上方掛著地圖,而書櫃後暗藏通往密室的入口,一個很小的入口。當親身通過這個秘密書櫃入口、走過狹窄的樓梯和通道、依序踏入安妮和其他人躲藏的密室時,才能稍微體會安妮日記中的真實。

 

  一天24小時都得躲在這裡,密室窗簾總是關得死死的,不能讓鄰居看到他們。白天,當樓下倉庫有人在工作時,他們就必須屏聲靜氣,怕被揭發的恐懼始終瀰漫這裡。沒有自由對安妮來說是難以承受之重,透過寫日記則讓她獲得了抒發。在安妮之家,每個房間都拓有安妮日記中的某一段話,其中安妮這樣寫道:『騎車、跳舞、吹口哨、看世界、體驗年輕的感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這是我的渴望所在。』來到安妮的房間則與其他房間不一樣,牆壁貼上了許多圖片做裝飾,有電影明星、名人、藝術畫等,雖然被拘禁在這裡,安妮的心仍嚮往在繽紛世界中自由飛翔。

 

  四樓有一個房間能通往閣樓,而閣樓的玻璃窗,是藏匿者唯一能窺看外面世界的地方,安妮寫道:『我們兩個都仰望著那藍色的天空,看著光禿禿的栗樹樹枝上閃閃發光的小水珠,還有海鷗和飛掠如銀的其他鳥類。』我們也許讀過《安妮的日記》、知道一點世界史而覺得感同身受,理所當然的自由竟變成一種奢侈及渴望。只因自己是猶太人就必須面對納粹的迫害與屠殺,終日躲藏、擔心生命無時無刻受到威脅的悲慘命運,我的感想雖不及當事者的萬分之一卻已極度哀傷,實在不敢想像親身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是如何感受?

 

  安妮之家中展覽陳列了跟每個房間相關的物品與記載,配合生還者的口述影片,建構起日記中的每一場景。參觀來到尾聲,我走出四樓密室外,空蕩蕩的房間只有一台電視,正播放一位生還者談起安妮在伯根-貝爾森集中營的最後日子。西元1944年八月4日,納粹黨衛隊接獲告密闖進了王子運河263號的密室。九月3日,8名藏匿者被押往奧斯威辛集中營,安妮最後被迫與父母親分開,彼此從未再能相見。1945年三月,安妮和姊姊病死在伯根-貝爾森集中營,離英軍抵達解救僅不到兩個月前。戰爭結束後,一起藏匿的8人中只有安妮的父親倖免,而其他人都死於集中營。

 

  『為了建立未來,必須了解過去。』在安妮的父親積極推動之下,「安妮之家」於西元1960年開館,這裡永遠見證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暴行,以及記錄安妮一家人生命中充滿希望與絕望的秘密角落。

 

  《安妮的日記》原本,也放在這裡展示,那是一本紅色方格日記簿,以及一些內頁手稿。終於能親眼看見安妮的日記,我的心情反而平靜下來,對立志成為記者的安妮來說,她終於實現了當作家的夢想。安妮在日記中寫道:『寫作,能讓我進行徹底的宣洩,悲傷也隨之消失,然後我就能重新打起精神來!』她的日記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書籍之一,而她的故事也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為了人權自由和消除歧見而繼續奮鬥努力。

 

西教堂鐘樓下的安妮雕像

西教堂鐘樓下的安妮雕像

 


 

  後記:看了關於二戰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的電影《謊言迷宮》,這部電影以西元1963年法蘭克福大審判之史實,描述德國人自審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納粹戰犯、從民族姑息養奸中覺醒的心路歷程。電影來到尾聲,我突然想起曾經造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安妮之家的經歷,或許1960年安妮之家開館成立,某種層面上也影響了德國人,間接促成法蘭克福大審判吧?凝視書架上收藏的《安妮的日記》,看完電影後心中有感,謹以本篇遲來的遊記記之。

 

撰文:BMC 校稿:黑雞

 

 

 

arrow
arrow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