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算經》為中國古代數學家劉徽的傑出作品。利用勾股形(直角三角形)的比率算法原理,使用矩(彎曲成直角的尺)、表(垂直入地的量杆)等測量工具創造出「重差術」。《海島算經》使古代中國的測量學方法達到完善與巔峰,並廣為運用在地圖繪製技術的理論發展,曾有美國數學家讚譽「中國在測量學的成就上超越了西方一千年」,貢獻非常卓越。

 

《海島算經》第一頁(清乾隆《四庫全書》版本)

《海島算經》第一頁(清乾隆《四庫全書》版本)

 

  劉徽(約西元225295年),三國時代魏晉數學家,據說是山東淄博淄川人。據《隋書‧律歷志》記載,《九章算術》原共九卷,西元263年劉徽為其作注,並延續了第九卷「勾股章」內容,加入自己的作品《九章重差圖》作為第十卷,直到唐代李淳風把第十卷從《九章算術》中獨立分出成書,按第一問首句「今有望海島」而取名為《海島算經》。現傳的《海島算經》是清乾隆時代所編輯《四庫全書》版本。

 

劉徽(中國郵政郵票)

劉徽(中國郵政郵票)

 

  劉徽自幼即習《九章算術》,長大後又繼續深入研究,以「率」思想發展了相似勾股形對應比例關係,以「出入相補、以盈補虛」原理證明了勾股定理並計算面積和體積,其卓越成就受後人重視。宋徽宗時代為恢複數學教學制度,便追封了歷代天算家與數學家,劉徽為其中之一。

 

  劉徽《九章算術》注自序中說:「輒造重差,并為注解,以究古人之意,綴於勾股之下。」說明了重差術之精隨乃「相似勾股形對應邊成比例」,此即為相似直角三角形的比例原理,雖然現在來看這不是什麼深奧的數學,但其操作容易,尤其運用多次測望法技巧,創意十足。「凡望極高、測絕深而兼知其遠者必用重差、勾股,則必以重差為率,故曰重差也。」利用表尺重複從不同位置測望,取測量所得的差數進行計算求得山高或谷深,這就是劉徽的重差理論。以下從第一問「望海島」開始解題。

 

窺望海島之圖

窺望海島之圖】

 


 

第一問 望海島

 

  今有望海島,立兩表齊,高三丈,前後相去千步,令後表與前表相直。從前表卻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著地取望島峰,與表末參合。從後表卻行一百二十七步,人目著地取望島峰,亦與表末參合。問島高及去表各幾何?答曰:島高四里五十五步;去表一百二里一百五十步。術曰:以表高乘表間為實;相多為法。除之,所得加表高,即得島高。求前表去島遠近者:以前表卻行乘表間為實;相多為法。除之,得島去表數。

 

望海島

 

  題意圖示今有望海島,立兩表ABCD皆高3丈,彼此前後距離BD1000步與海島共線。從前表卻行BE123步,E為人眼貼地望表杆頂和島上山頂對齊之處。從後表卻行DF127步,F亦為人眼貼地望表杆頂和島上山頂對齊之處。請問島高GH、去表BH各為多少?其中原文「為實」為分子,「為法」為分母。由相似直角三角形關係:

 


 

  因為AB=CD

 


 

  把上式帶入(1)式:

 


 

  長度單位之換算有1里=180丈,1丈=10尺,1步=6尺。計算:

 


 

  故得證明與結果,本問論述了「重表法」,運用兩次測望法求出「相多」(兩表卻行之差)代入公式,運用重差,即可得到無法直接去測量的島高和島距離!

 


 

第二問 望松生山上

 

  今有望松生山上,不知高下。立兩表齊,高二丈,前後相去五十步,令後表與前表參相直。從前表卻行七步四尺,薄地遙望松末,與表端參合。又望松本,入表二尺八寸。复從後表卻行八步五尺,薄地遙望松末,亦與表端參合。問松高及山去表各幾何?答曰:松高一十二丈二尺八寸;山去表一里二十八步、七分步之四。術曰:以入表乘表間為實。相多為法,除之。加入表,即得松高。求表去山遠近者:置表間,以前表卻行乘之為實。相多為法,除之,得山去表。

 

望松生山上

 

  題意圖示今有望松生山上,立兩表ABCD皆高2丈,彼此前後距離BD50步與松共線。從前表卻行BE74尺,E為人眼貼地望表杆頂和山上松頂對齊之處,又望松底再得入表AG28寸。從後表卻行DF85尺,F亦為人眼貼地望表杆頂和山上松頂對齊之處。請問松高HJ、去表BK各為多少?由相似直角三角形關係:

 


 

  由(1)、(2)從第一問之重差法可得:

 


 

  又有直角三角形股高比例關係:

 


 

  代入(3)式:

 


 

  長度單位之換算有1里=180丈,1丈=10尺,1步=6尺,1尺=10寸。計算:

 


 

  本問為三次測望法之應用。

 


 

第三問 南望方邑

 

  今有南望方邑,不知大小。立兩表東、西去六丈,齊人目,以索連之。令東表與邑東南隅及東北隅參相直。當東表之北卻行五步,遙望邑西北隅,入索東端二丈二尺六寸半。又卻北行去表一十三步二尺,遙望邑西北隅,適與西表相參合。問邑方及邑去表各幾何?答曰:邑方三里四十三步、四分步之三;邑去表四里四十五步。術曰:以入索乘後去表,以兩表相去除之,所得為景差;以前去表減之,不盡以為法。置後去表,以前去表減之,余以乘入索為實。實如法而一,得邑方。求去表遠近者:置後去表,以景差減之,余以乘前去表為實。實如法而一,得邑去表。

 

南望方邑

 

  意圖示今有望方邑,東西立兩表以繩連索AB相距6丈,東表A與邑東面城牆F共線。東表之北卻行AC為5步,望邑西北隅G入繩索東端2丈2尺6.5寸。又卻北行去表AD為13步2尺,D為望西表和邑西北隅G對齊之處。請問邑方FG、邑去表AF各為多少?本問為第一問「望海島」之延伸應用,假想有PQ平行AB且等於AE,由相似直角三角形關係:

 


 

  長度單位之換算有1里=180丈,1丈=10尺,1步=6尺,1尺=10寸。計算:

 


 

南望方邑衍生圖

 

  從原圖衍生出上圖,應用第一問「望海島」望海島之基本題型,其中,景差-前去表=不盡

 


 

  長度單位之換算有1里=180丈,1丈=10尺,1步=6尺,1尺=10寸。計算:

 


 

  本問論述了「連索法」,運用兩次測望並假想一「後表」求出其「景差」,再運用重差原理,即可得到遠處的邑方和邑去表!

 


 

第四問 望深谷

 

  今有望深谷,偃矩岸上,令勾高六尺。從勺端望谷底,入下股九尺一寸。又設重矩于上,其矩間相去三丈。更從勺端望谷底,入上股八尺五寸。問谷深幾何?答曰:四十一丈九尺。術曰:置矩間,以上股乘之,為實。上、下股相減,余為法,除之。所得以勾高減之,即得谷深。

 

望深谷

 

  題意圖示今有望深谷,立一矩在谷邊,矩勾高AB為6尺,從勺端B望谷底G得下股AC為9尺1寸。又重新上移設矩位置,其與原矩間之距離AD為3丈,從勺端E望谷底G得上股DF為8尺5寸。請問谷深AH為多少?本問為利用長方形之對角線面積關係,首先由原圖衍生出下圖:

 

望深谷衍生圖1

 

  由「相似勾股形對應邊成比例」來觀察以EG為對角線的長方形,紅1、2小長方形之面積互為相等:

 

望深谷衍生圖2

 

  同理觀察以BG為對角線的長方形,綠3、4小長方形之面積亦互為相等:

 

望深谷衍生圖3

 

  因為AB=DE,由面積關係明顯可觀察出:

 


 

  所以:

 


 

  長度單位之換算有1丈=10尺,1步=6尺,1尺=10寸。計算:

 


 

  本問論述了「累矩法」,運用兩次測望並以「相似勾股形對應邊成比例」,觀察面積關係,即可得到無法下探測量的谷深!

 


 

第五問 登山望樓

 

  今有登山望樓,樓在平地。偃矩山上,令勾高六尺。從勾端斜望樓足,入下股一丈二尺。又設重矩於上,令其間相去三丈。更從勾端斜望樓足,入上股一丈一尺四寸。又立小表於入股之會,复從勾端斜望樓岑端,入小表八寸。問樓高幾何?答曰:八丈。術曰:上、下股相減,余為法;置矩間,以下股乘之,如勾高而一。所得,以入小表乘之,為實。實如法而一,即是樓高。

 

登山望樓

 

  題意圖示今有登山望樓,樓建於平地,上山矩勾高AB為6尺,從勺端B望樓足G得下股AC為1丈2尺。又重新上移設矩位置,其與原矩間之距離AD為3丈,從勺端E望樓足G得上股DF為1丈1尺4寸。又立小表於F從勺端B望樓頂H再得入小表FJ為8寸。請問樓高GH為多少?本問為第四問「望谷深」之應用,首先由原圖衍生出下圖:

 

登山望樓衍生圖

 

  由「相似勾股形對應邊成比例」分別來觀察以EG和EH為對角線的長方形中之面積關係:

 


 

  其中有直角三角形相似關係:

 


 

  由第四問之谷深公式且ED=BA

 


 

  綜合(1)、(2)、(3)式得到:

 


 

  長度單位之換算有1丈=10尺,1尺=10寸。計算:

 


 


 

第六問 東南望波口

 

  今有東南望波口,立兩表南、北相去九丈,以索薄地連之。當北表之西卻行去表六丈,薄地遙望波口南岸,入索北端四丈二寸。以望北岸,入前所望表里一丈二尺。又卻行,後去表一十三丈五尺。薄地遙望波口南岸,與南表參合。問波口廣幾何?答曰:一里二百步。術曰:以後去表乘入索,如表相去而一。所得,以前去表減之,余以為法;复以前去表減後去表,余以乘入所望表里為實,實如法而一,得波口廣。

 

東南望波口

 

  題意圖示今有東南望波口,立兩表A、B於南北方位相距9丈,用繩索貼地連起。從北表A往西6丈時,貼地遙望波口南岸E得入索北端AD為4丈2尺,遙望波口北岸G得入前所望表里DF為1丈2尺。再繼續向西行,從H望E與南表B共線時,得AH為13丈5尺。請問波口廣GH為多少?本問為第二問「望松生山上」之應用,首先由原圖衍生出下圖,假想有KJ平行DA且等於DA

 

東南望波口衍生圖

 

  套入第二問中的松高公式

 


 

  由直角三角形相似關係:

 


 

  將(2)式帶入(1)式且KJ=DA得到:

 


 

  長度單位之換算有1里=180丈,1丈=10尺,1步=6尺,1尺=10寸。計算:

 


 


 

第七問 望清淵下有白石

 

  今有望清淵下有白石。偃矩岸上,令勾高三尺。斜望水岸,入下股四尺五寸。望白石,入下股二尺四寸。又設重矩於上,其間相去四尺。更從勾端斜望水岸,入上股四尺。以望白石,入上股二尺二寸。問水深幾何?答曰:一丈二尺。術曰:置望水上、下股相減,余以乘望石上股為上率。又以望石上、下股相減,余以乘望水上股為下率。兩率相減,余以乘矩間為實;以二差相乘為法。實如法而一,得水深。

 

望清淵下有白石

 

  題意圖示今有望清淵下有白石A,立矩於岸上勾高BC為3尺。斜望水岸E處入下股BF為4尺5寸,望白石A入下股BG為2尺4寸。又重新上移設矩位置,其與原矩間之距離BH為4尺,再斜望水岸E處入上股HK為4尺,望白石A入上股HM為2尺2寸。請問水深AE為多少?本問為第四問「望谷深」之應用,套入谷深公式

 


 

  由石深-岸高=水深

 


 


 

  其中

 


 

  長度單位之換算有1丈=10尺,1尺=10寸。計算:

 


 


 

  本問為四次測望法之應用。另外,本問並未考慮折射現象。因水有折射,則望清淵下白石的實際深度應比看到的還要深。水的折射率為1.33,實際白石水深為:

 


 


 

第八問 登山望津

 

  今有登山望津,津在山南。偃矩山上,令勾高一丈二尺。從勾端斜望津南岸,入下股二丈三尺一寸。又望津北岸,入前望股里一丈八寸。更登高岩,北卻行二十二步,上登五十一步,偃矩山上。更從勾端斜望津南岸,入上股二丈二尺。問津廣幾何?答曰:二里一百二步。術曰:以勾高乘下股,如上股而一。所得以勾高減之,余為法;置北行,以勾高乘之,如上股而一。所得以減上登,余以乘入股里為實。實如法而一,即得津廣。

 

登山望津

 

  題意圖示今有登山望津(渡口),津在山的南方,帶矩上山,勾高AB為1丈2尺。從勾端B斜望津南岸C得下股AD為2丈3尺1寸,又望津北岸E得入股里DF為1丈8寸。然後繼續上岩登高,北卻行AG為22步,上登GH為51步,再重新設矩在H位置。從勾端J斜望津南岸C得上股HK為2丈2尺。請問津廣CE為多少?本問為第二問「望松生山上」之應用,首先由原圖衍生出下圖,假想有NO平行AD且等於AD

 

登山望津衍生圖

 

  套入第二問中的松高公式

 


 

  其中,利用RH為共餘:

 


 

  所以

 


 

  由直角三角形相似關係:

 


 

  將(2)、(3)式帶入(1)式且ON=DAPR=AG得到:

 


 

  長度單位之換算有1里=180丈,1丈=10尺,1步=6尺,1尺=10寸。計算:

 


 


 

 

第九問 登山臨邑

 

  今有登山臨邑,邑在山南。偃矩山上,令勾高三尺五寸。令勾端與邑東南隅及東北隅參相直。從勾端遙望東北隅,入下股一丈二尺。又施橫勾於入股之會,從立勾端望西北隅,入橫勾五尺。望東南隅,入下股一丈八尺。又設重矩於上,令矩間相去四丈。更從立勾端望東南隅,入上股一丈七尺五寸。問邑廣長各幾何?答曰:南北長一里百步;東西廣一里三十三步、少半步。術曰:以勾高乘東南隅入下股,如上股而一,所得減勾高,余為法;以東北隅下股減東南隅下股,余以乘矩間為實。實如法而一,得邑南北長也。求邑廣:以入橫勾乘矩間為實。實如法而一,即得邑東西廣。

 

登山臨邑

 

  題意圖示今有登山臨邑,邑在山的南方,帶矩上山,勾高AB為3尺5寸。令勾端B、東南隅C、東北隅D共面,從勾端B遙望東北隅D得下股AE為1丈2尺。又放置橫勾在E,從立勾端B望西北隅F的入橫勾EG為5尺。望東南隅C的下股AH為1丈8尺。又重新上移設矩在J位置,矩間AJ為4丈。再從立勾端K望東南隅C得上股JM為1丈7尺5寸。請問邑廣DF和邑長CD各為多少?本問為第二問「望松生山上」與第四問「望深谷」之應用。

 

  第一步驟,從原圖衍生出第二問「望松生山上」的基本圖型:

 

登山臨邑衍生圖

 

  由「相似勾股形對應邊成比例」分別來觀察以BC和BD為對角線的長方形中之面積關係:

 


 

  第二步驟,從原圖套入第四問中的谷深公式

 


 

  將(2)式代入(1)式且得到:

 


 

  第三步驟,由直角三角形相似關係:

 


 

  將(2)式代入(4)式,再代入(3)式得到:

 


 

  長度單位之換算有1里=180丈,1丈=10尺,1步=6尺,1尺=10寸。計算:

 


 

  本問應用松高公式谷深公式,頗為複雜,其立體結構和解題思維令人驚艷!

 

 

 

arrow
arrow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