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砸派的起源

2006.03.28 生日砸派的起源

 2006328日 台北.台大物理系館

攝影:unknown 來源:生日趴

 

  「派」源於英文pie的音譯,是中文對西式餡餅的通稱。派為一種餅皮包覆餡料的烘培食品,可依餡料不同(如肉類、蔬菜、水果及蛋醬等)分為鹹派和甜派兩大類。在台灣,派的起源據說是民國五十年代,當時美國駐軍台灣,由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的美軍廚師引進,把烤派技術傳授給台灣人,從此台灣人開始吃派。

 

  對美國人來說,派不一定食用,還會拿來「砸派」。據說早年為了增進戲劇效果,美國影劇界便開始加入了「砸派:用派砸花人臉」來製造笑料。砸派的樂趣在於惡搞整人,看到人臉上塗滿奶油、一臉驚慌失措的樣子,總是爆笑又過癮。(參考:砸派就該這樣砸!老外教你10種砸派技巧

 

  因為砸派的娛樂效果驚人,所以逐漸開始常見生日趴中,成為惡整壽星的必備節目。砸派不僅增添慶生樂趣,還會成為壽星難忘的回憶,比如這張生日趴照片,壽星黑雞在收到留言祝賀發表感言時突然被偷襲砸派。由於拍攝時機恰到好處,剛好捕捉到難得畫面,十足令人發噱,因此入選了我的葡粒汁攝影展「What the KUSO XD」。然而,因為派的製作繁瑣費工,加上珍惜食物不要浪費的觀念興起,所以現代生日趴中的砸派大多已非真正的派,而是改用鮮奶油、麵粉等簡單食材,甚至清理方便的刮鬍泡沫也成為常見的砸派材料。

 

 

 

arrow
arrow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