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為台北市萬華區一帶的舊稱,是台北的發源地之一。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大量泉州移民渡海來台,沿淡水河來到艋舺靠岸定居,逐漸繁榮興盛,於是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諺,道盡艋舺的風光年華。西元1853年(清咸豐三年),「頂郊」三邑人與「下郊」同安人為了爭取在艋舺碼頭的通商利益,發生了「頂下郊拚」械鬥。雖然這兩個族群同屬大陸泉州府,但同安縣靠近漳州府,常與漳州友善,每當漳泉械鬥時,同安人往往保持中立,因此艋舺的三邑人與同安人早已互有嫌隙。族群對立,種下了「頂下郊拚」的遠因。

 

1853年艋舺地域略圖

1853年艋舺地域略圖】

 

  艋舺位於淡水河內地的沖積平原上,隔新店溪與擺接平原對望。移民艋舺的閩南泉州人有三邑、同安與安溪三大族群,此外,艋舺周邊地域還有北方大龍峒的同安人,以及西邊擺接平原上漳州人的林家勢力。

 


 

頂郊勢力

 

  三邑為泉州晉江、惠安、南安三縣的合稱,來自這三邑的移民組成了「頂郊」,艋舺龍山寺、蕃薯市街、碼頭與淡水河岸一帶皆為頂郊的勢力範圍。西元1738年,三邑人發動募款興建艋舺龍山寺,成為頂郊的商會與宗教中心,奉祀觀音菩薩,終年香火鼎盛。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落成後,西側以北地段逐漸吸引許多商家聚集,成為新興市集。由於販賣商多自中國廣東進口玻璃燈、軟紡綢布等物資,新奇華貴,稱為「新店頭街」。

 

西園路一段(新店頭街)

【西園路一段(新店頭街)】

 

  新店頭街以北又有「舊街」,亦隨艋舺龍山寺而興起,為郊商與商鋪集中之地,販賣染料植物「大菁」、金紙、中藥店為多。此地設有義倉,由艋舺大戶捐獻米糧,以備荒年時供救濟饑民之用。

 

萬華警察分局(義倉)

【萬華警察分局(義倉)】

 

  舊街東邊建有水仙宮,從宮口發展出縱向與橫向的市街,擴大了艋舺地區的郊商聚集範圍。

 

西昌街觀光夜市(水仙宮口)

【西昌街觀光夜市(水仙宮口)】

 

  舊街北方,從土地廟開始往西經媽祖宮口一直到王公宮口方向,為艋舺發展起點「蕃薯市街」,是移民、漢人與平埔族集中物資與通商交易的主要場所。

 

貴陽街(蕃薯市街)

【貴陽街(蕃薯市街)】

貴陽街(蕃薯市街)

【貴陽街(蕃薯市街)】

 

  王公宮口為艋舺老碼頭區,許多戎克船停泊於此,往來台灣與大陸載運移民與貨物。三邑人擁有屯貨碼頭與課取稅金的權力,長期壟斷王公宮口與蕃薯市街的通商交易。為了爭奪艋舺碼頭的經濟利益,同安人與三邑人之間一直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成為頂下郊拚的導火線。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艋舺碼頭王公宮口)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艋舺碼頭王公宮口)】

 

  往來艋舺碼頭的船隻不計其數,河港沿岸一帶成為眾多船夫、碼頭工人落腳之處。這群在社會下層的勞動者,多從大陸離鄉背井、隻身來台討生活,無依無靠,「凹(月斗)仔」於是成為艋舺「羅漢腳」撫慰心理寂寞與解決生理需求的地方。

 

華西街(凹(月斗)仔)

【華西街(凹(月斗)仔)】

華西街(凹(月斗)仔)

【華西街(凹(月斗)仔)】

 

  西元1853年,黃龍安為領袖,艋舺頂郊勢力到達巔峰。

 


 

下郊勢力

 

  同安人主要和大陸的廈門進行貿易,所以被稱為「廈郊」或「下郊」。下郊以林佑藻為首,勢力範圍居於八甲庄(老松國小一帶),艋舺地區的東南隅,以霞海城隍廟為中心,北臨蓮花池遙望安溪人的清水祖師廟,東邊有頂郊勢力與之對抗。

 

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老街】

 

  八甲庄以南則有「剝皮寮」,頂郊與下郊勢力交界地帶,為交易市集熱絡之處。剝皮寮地名的由來,據說是福州杉木皆運至此地進行剝皮加工,因而得名。在艋舺興盛時期,剝皮寮為煤炭販售集散地,故又稱「土炭市」。

 

剝皮寮老街

【剝皮寮老街】

 

  因為三邑人落腳較早,頂郊霸佔了艋舺的河港商業,同安人只能選擇離河岸較遠的八甲庄為根據地,不僅腹地狹小,而且也沒有立足碼頭和收稅的權力,貿易條件的不平等,讓下郊深感不滿。西元1853年終於爆發了械鬥衝突「頂下郊拚」。

 


 

安溪人

 

  西元1787年,安溪人從大陸泉州府移民而來,落腳艋舺東北區域,以清水祖師廟為根據地,東接蕃薯市街,南以蓮花池為界對望八甲庄。安溪人善於種植與販賣茶葉,尤其以「安溪鐵觀音」聞名。

 

艋舺清水巖(清水祖師廟)

【艋舺清水巖(清水祖師廟)】

 

  三邑人與同安人交惡之時,白其祥為艋舺安溪人之首,立場頗於中立,但在頂下郊拚開戰後仍無法置身事外,迫於黃龍安的壓力,燒毀了位於戰略要道上的清水祖師廟,使頂郊突襲八甲庄成功。遭戰亂焚毀的清水祖師廟後來在原地重建。

 


 

擺接平原

 

  擺接平原為板橋地區前身,位於艋舺的西南方。西元1846年,大科崁(桃園大溪)的林家勢力已拓展到擺接平原,1851年林家遷居板橋,從此被稱「板橋林家」,成為台灣五大家族之一(其他為霧峰林家、高雄陳家、基隆顏家、鹿港辜家)。頂下郊拚時期,擺接平原勢力以「本記」林國華、「源記」林國芳兄弟為首。舉族遷居擺接平原後,林家成為漳州人龐大勢力,令艋舺泉州人頗為忌憚。

 

板橋林家花園,來青閣

【板橋林家花園,來青閣】

榕蔭大池

【榕蔭大池】

 

  西元1853年,三落大厝「林家花園」完工落成。由於漳、泉對峙,擁有龐大財力的林本源家族自然成為漳州人領袖,而「林家花園」也是板橋林家的指揮所,因此該厝不但有許多防禦設計,平日亦有數百壯丁駐守。

 


 

大龍峒

 

  大龍峒位於艋舺北方(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一帶),是晚於艋舺而早於大稻埕的移民聚落。清朝嘉慶年間(西元1802年),一群泉州同安人來此地開墾,自稱「興隆同安」,後又取隆同諧音別稱「大龍峒」。奉祀醫神大道公的大龍峒保安宮也開始香火鼎盛。

 

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保安宮】

 

  陳氏為大龍峒的書香門第世家,曾出過三位清代舉人,家族以陳悅記祖宅為宗廟,又稱「老師府」。西元1853年頂下郊拚爆發後,下郊往北方敗逃,頂郊追殺而來,大龍峒因此遭受波及,老師府亦被破壞。動亂平息後,陳氏家族依原貌重建。

 

老師府保留了一對舉人石旗桿

【老師府保留了一對舉人石旗桿】

老師府保留了一對舉人石旗桿

【老師府保留了一對舉人石旗桿】

 


 

大稻埕

 

  頂下郊拚爆發後,下郊節節敗退,林佑藻率同安族人逃往北方欲投靠同鄉的大龍峒,卻不被當地同安人接納,只好轉到大稻埕(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帶),沿淡水河建起店屋市街,形成新的河港聚落。

 

迪化街(大稻埕)

【迪化街(大稻埕)】

 

  西元1856年,下郊同安人重建廟宇,恭迎從八甲庄救出的霞海城隍爺,延續香火,此即為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霞海城隍廟

【霞海城隍廟】

 

  下郊敗逃北方,頂郊取得了勝利,將下郊八甲庄全數焚毀,佔得艋舺大部分利益,但三邑人並未依約幫助安溪人重建清水祖師廟。然而好景不長,西元1860年,清朝戰爭失利,與列強簽訂條約,開放淡水為國際通商港口,但艋舺碼頭河沙淤積,不易停泊,市況衰落,船隻大多前往大稻埕碼頭運貨交易。大稻埕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北台灣的商業貿易中心,迅速造就繁榮盛景。

 

大稻埕碼頭望淡水河

【大稻埕碼頭望淡水河】

 

  頂下郊拚獲勝後,艋舺三邑人卻逐漸市道中落,敗逃的同安人反而獲得大稻埕興起的商業利益。失去艋舺,卻得大稻埕,「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成為頂下郊拚的最佳註釋。

 

撰文:BMC 照片:楊順清 校稿:黑雞

 

 

 

arrow
arrow

    阿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